前些日子,中华脊梁奖赢得很多社会眼球,倪萍等名人都成了中华脊梁,当然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这个奖也不贵,据媒体报道,一些候选人收到的参会须知为“参会代表需交纳9800元人民币/人,含会务费、注册费、欢迎晚宴、开幕式颁奖盛典四星级酒店3天食宿、大型文艺晚会、《中华脊梁功勋中国人物》大型文献、礼品、纪念品、合影巨幅照片、市内交通等(注:以上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而且还有套餐服务,申请VIP席位和现场发言,须另外申请单独审核后给予安排。在活动的电子确认表里,主办方提供了2个“功勋单位”和10个“中华脊梁”奖项供申报。这么物美价廉的中华脊梁,以我的财力,我要是心血来潮,可以让我们全家都成中华脊梁,成为脊梁之家,搞一些颁奖的合影,在家里墙上挂上,向来宾指点夸耀,倒也热闹。
还有个孔子和平奖,级别更高了,不过它和中华脊梁奖比起来更冷清。据说是要颁给全世界范围内对和平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设立目的是要“阐述中国人对和平的看法。”但连颁了两届都没人来领奖。第一届颁给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孔子和平奖委员会主席谭长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连战先生的学养和政治智慧,他不会拒绝和平,更不会拒绝这个奖项。”不过连战本人一直未对得奖一事公开置评。第二届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颁给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和下任总统普京。普京也是对这个飞来横奖很不感冒。但是颁奖委员会还是坚持要颁给他,我刚看到的新闻,是最后由几个俄罗斯女大学生领了了事,至于最后怎么送进克里姆林宫就另当别论了。
这些奖增加了媒体的花边新闻和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没有什么社会危害。但有关部门的反应却有些太过严肃了。
对“脊梁奖”,前些日子我还看到《焦点访谈》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讲民政部对“共和国脊梁”评选活动的主办单位作出严厉行政处罚外,对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等8家社会组织以挂名方式参与由企业具体承办的活动、不履行主办单位职责、对活动疏于监管的行为,向上述8家社会组织分别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而且节目里说,“这种社会评奖危害巨大,民政部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查处力度”。
对“孔子奖”,2011年9月27日,文化部官网发布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的《关于停止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传统文化保护部主办“第二届孔子和平奖”颁奖活动和撤销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传统文化保护部的决定》,不过,包括孔子73代孙孔庆东在内的颁奖委员会不为所动,奖还是照颁不误,我觉得这种态度倒也挺落落大方的。
他们用自己的名誉作保来颁奖,要砸也是砸他们自己的招牌。
我们政府一些部门有一种太过严肃的心态,我认为非常不好,坊间一有议论,就出来取缔、查封。其实只要有人不觉得滑稽,有人愿意买单,就让他们搞去,责任自负嘛。未来从中国颁出的奖,全世界飞,西方人一不留神就得个中国大奖,也不是一件坏事,说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
欧美国家其实这种各色的山寨奖也很多,以致刚改革开放时,经常有人花些钱买个国际大奖,做衣锦还乡报效祖国状来忽悠国内土鳖,现在信息发达越来越难骗了。但还是有人愿意交钱去上个什么“国际名人录”,就当买个心理安慰,也没什么不好。欧美国家的民政部也没心思来管这种山寨奖,谁爱发就发去,从来用不着担心这种山寨奖会影响了普利策奖或者诺贝尔奖的公信力。有人就算想交个9800万欧元赞助,去买个诺贝尔奖,门都没有。每个组织对自己的名誉负责,让公众去做选择,这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就会完善起来,而用不着政府什么都来包办。
假设有一天,我没处混饭吃,自己刻个胡萝卜章子,宣布谁给我交200块就给颁个“宇宙脊梁大奖”,或者抬出我三十八辈的、平定了安史之乱的老祖宗,设立个“郭子仪和平奖”,奖励全世界范围内的杰出政治家。你说民政部门会不会来取缔呢?
如果他们来取缔,也不能说他们有多大的错,但至少可以说,他们一点儿幽默感都没有。(郭宇宽青年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