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生活当中,电脑、手机、电视等各种电器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心的新问题,那就是电磁辐射,特别是近几年有一种号称是专门为孕妇设计的防辐射服也开始热销,而各类的防辐射广告也让人真假难辨。
那么防辐射服真的管用吗?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央视《真相调查》进行了调查。
实验1 单一辐射源下防辐射服抵挡90%的辐射
据记者调查,目前市面上的防辐射服主要由金属纤维和银离子两种材质构成。商家在广告中宣传,普通金属纤维能抵挡99.99%的辐射,而银离子则能够抵挡高达99.9999%的辐射,所以含有银离子的防辐射服明显比金属纤维的要贵一些。
那么这些热销的防辐射服到底能够抵挡多少辐射呢?
记者通过中科院的推荐找到了一家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的实验室,对一件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的防辐射能力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证实,这种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对单一来源的辐射是有效的,虽然没有商家宣传的高达99.99%的防辐射能力,但也足够抵挡90%左右的辐射。
实验2 模拟现实环境辐射散不出反而叠加增大
但现实中辐射源不是单一的,而且也不是一个方向的。通过模拟现实中复杂的辐射环境,工程师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生活中穿着防辐射服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起到防护作用,反而会让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变大。
根据电磁辐射的原理,在不穿防辐射服的情况下,有辐射照射到人体,人体会吸收一小部分,然后把绝大部分的辐射都反射出去。
但是如果穿了防辐射服,辐射会从衣服的下端、袖口等所有的缝隙射入,但却无法反射出去,而是在防辐射服内进行多次反射后交会叠加,反而辐射强度增大作用于人体。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面对充满电磁辐射的现实环境,市场上的防辐射服可以防辐射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谎言。
实验3 普通办公室辐射强度比国标低100多倍
我国对公众日常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于1988年,是12伏每米。那个时候每个家庭为数不多的电器都是奢侈品,但是在今天,电器成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那个时候的标准现在还适用吗?
记者找到了一间标准的开放式办公室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办公室的电磁辐射为0.07或0.08伏每米,离国家标准规定的12伏每米差得很远,比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要低100多倍,可以说这种环境下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实验4 普通家庭辐射强度远比国标低
随后记者又找到了一位孕妇家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证明,一般家庭的电磁辐射强度也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防护标准。而且目前我国对电磁辐射规定的标准上限为12伏每米,也远比欧美等国家的标准严格,也就是说,面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我们根本无需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