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寄托于中国战略?
绕过与阿里巴巴的协议,雅虎2009年成立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招揽人才,意欲扭转颓势。
雅虎在中国的利益不仅仅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雅虎前CEO卡罗尔·巴茨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但由于2005年入股阿里巴巴时双方议定,雅虎品牌将不在中国进行互联网业务运营,雅虎中国由阿里巴巴运营。
一贯主张对马云态度强硬的巴茨虽然不能违反双方协议,但却于2009年6月批准成立了筹备一年以上的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着眼于招揽中国高质量人才。
雅虎全球副总裁张晨出任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1997年加入雅虎的张晨曾主持了雅虎即时通讯工具(IM)雅虎通的开发,后者现在为美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即时通讯软件。
张晨对本报记者透露,雅虎设有三个全球研发中心,除雅虎总部外,印度班加罗尔和北京各设一个。他对比了北京相对班加罗尔的优势:“印度的技术人 才众多,但在高端人才方面,它每年只有30个左右的计算机博士生毕业。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800个”。高端人才的优势让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能够从事以 科学驱动的工程创新,从而为雅虎提供更多前瞻性的核心技术。
相对于其他跨国公司,雅虎对中国人才的重视程度要高很多。张晨在筹办北京研发中心时发现,很多互联网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做研发的动机更多是占领广阔的市场。尽管也有部分公司在中国开设了研究院等技术研究机构,但很少将项目的核心部分放在中国来做。
张晨透露,北京中心成立后,已经接连研发了总部的若干个核心项目。其中,被雅虎寄予厚望的Hadoop平台,已经在中国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展开 了推广和社区建设工作。Hadoop是雅虎拥有并开源的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用以同Google的GFS和Mapredure系统竞争。目前,已经有阿里巴 巴、百度、中移动等大公司采用Hadoop平台,微软也表态将放弃自身的云计算平台,加入Hadoop行列。
除云计算外,北京中心还进行了跨平台移动互联网产品平台的研发。张晨透露,这一项目的代号为Cocktail(鸡尾酒),该平台可运行在苹果iOS、Android等移动平台上,开发者可以绕过平台差异,直接开发适用于移动应用程序部署在不同平台上。
无论是保罗·格雷厄姆还是周鸿祎,均将雅虎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归结为人才战略的失败。北京研发中心能扭转这一态势吗?
本报记者 阳淼
■把脉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雅虎可能被出售瓜分
雅虎被出售瓜分的可能极大,因为巴茨被辞退后,由CFO担任临时CEO也可说是一种姿态;雅虎的解体价值(阿里巴巴股份+雅虎日本股份+现金+核心业务)超过它的市价;雅虎甚至对外都承认正在评估多种可能。此外,核心业务遇到严重发展问题,但是依然赚钱。
但是,这个出售不容易。几乎没有公司想要雅虎的核心业务(微软已经从雅虎身上得到它所需要的,没必要收购)。唯一有兴趣的是AOL,虽然AOL的CEO Tim Armstrong是个好CEO,但是这是个蛇吞象的收购,难度较大。
雅虎手中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价值被最近因支付宝事件和VIE风波带来一些不可预测因素。
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份和雅虎日本股票要付出很高的税(应该是38%)。也可能有避税方式,但是就要看谁能想出方法并冒风险了。
如果考虑最近雅虎股票已经上扬和上面的种种问题,其实溢价空间没有那么多,对私募来说,回报也已经不是那么有诱惑力。
腾讯副总裁、科技史《浪潮之巅》作者吴军:
雅虎的人才战略已失败
从2007年起,雅虎好的工程师开始流失,一流的人那时候已经离开雅虎。二流工程师在微软和雅虎合并失败后基本也离开了。到2009年,还在雅 虎工作的几乎每个工程师都是到Google面试两三次而未被录取的。我在Google面试的很多雅虎工程师,很多都是第二、第三遍面试,越往后水平越差。 因此,巴茨上台时手上的工程师基本上是三流了。用阎锡山的说法,头等聪明人、二等聪明人全跑光了,剩下的至多能算三等聪明人。
没有人自己承认自己的技术不好或者水平不行,但是今天雅虎人的水平在美国同类公司中只能算二流半到三流。人和人的差别是数量级的差别,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