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话“豆芽记者”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以卖豆芽为生的人,是如何伪装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昨日下午,记者对话“豆芽记者”,为读者揭开其伪装的面纱。
记者:持境外媒体的记者证,是否在新闻出版总署以及陕西新闻出版局备过案?
豆芽记者(吃惊地看着记者):“不知道,记者证是朋友给办的,其他的我啥都不知道。”
记者:你知道中央级法制“记者”在陕西的记者站在哪吗?你怎么以“记者”的身份替人摆平事情?
豆芽记者(低着头低语):“啥是记者站?我只想拿着这个身份弄些钱。”
记者:你身兼两院宣传部长,一年招多少学生?一个学生多少钱?
豆芽记者(看着面前的墙壁):“别人都叫我宣传部长,我听着就高兴,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只招了两个学生,后来被家长识破后,钱都给退回去了。”
记者:警服是从哪里来的?豆芽记者:学院朋友送的,开车时穿上警服很方便,不会被查处。
如何辨别记者证
据了解,新版记者证的辨别非常简便,比如用手摸凹印的感觉,这是非常明显能够知道记者证真伪的,还有用逆光透视,可以看到水印纸,也可以看到安全线。
此外,还可以通过中国记者网核验记者证,比如登录中国记者网以后可以输入持证人的姓名、单位、身份证号码或者统一编号当中的任何两项就可以在中国记者网上查验到持证人的信息页,能够看到本人的照片,看到上面的信息是否属实,这也是很重要的识别方法。如果不具备上网条件,也可以通过电话核验这个证件的真伪,新闻出版总署的核验电话是010-83138953。
如何辨别真假招生
民警王宝成、赵旭东告诉记者,对于有子女想上警校的家庭,切勿相信社会上流传的各类以警校、警察为幌子,宣传招生的人。警校的招生指标都是通过正规的法律渠道审查,不存在有“关系指标”、“内定”等说法。同时,一旦上当受骗,要先稳住骗子,然后在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
当记者采访结束离开时,张合一再表示,当时就是为了弄钱,现在感到为记者和警察抹了黑,同时,也给受害人带来伤害,他只希望能够争取宽大处理。文/图本报记者晁阳郑爱梅宋雨实习生时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