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四川政协委员直言不讳 称白酒涨价系公款吃喝导致
http://news.hsw.cn    来源: 人民网  2012-01-13 11:5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黄牛雇人排队抢iPhone4S
黄牛雇人排队抢iPhone4S
重庆公布扒窃嫌疑人照片
重庆公布扒窃嫌疑人照片
·洛阳一重点工程变烂尾工程 系因质量鉴定引发争议
·北方局地大雾南方大部多阴雨雪 专家提醒加强防范
·深圳警方东莞扫黑遇暴力袭击 开枪自卫误杀一的哥
·温州一小学庆元旦活动:小孩淋雨表演领导坐伞下
·男子千元买2800万条公民信息 包括20名亿万富豪
·霍金预言:人类未来将移民到火星并最终征服宇宙

  “买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喝的,喝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买的,这是长久以来社会公认的现象。”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一份《严格公务接待用酒管理推动“公吃”改革》的提案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档白酒敢于背离价值规律而肆无忌惮的涨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款吃喝。

  提案指出,近年来名酒厂家轮番涨价,“五粮液1618”售价高达1399元,一瓶普通的53度飞天茅台,三四年前不过500到600元,如今市场价高达2000元,其他如国窖1573等高档酒也是闻风而动,身价日增,2011年12月售价达1389元,茅台酒8年涨了近10倍。“高档白酒敢于背离价值规律而肆无忌惮的涨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款消费占据了名酒消费的一个重大比例,而公款消费导致了市场对涨价的不敏感。”

  提案中谈到,名酒厂可能的市场战略是,当前名酒生产和销售的总量已基本稳定,公款消费的用酒量大并且固化,因而采取提高单价、拉动股价而谋取高额利润的办法。各行政事业和国有企业等对名酒涨价也十分无奈,有的被迫将接待费用化解入会议费等正当报销项目,以减少接待费用数额。

  “艰苦朴素,历来是我们党倡导的优良作风,即使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物质财富比较丰富,不用再克勤克俭,但节约始终是一项美德,何况是用纳税人的钱。”提案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公务接待、公款消费的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科学、务实的办法,倡导简便节约,切实推进公款消费的改革。

  提案指出,可以借鉴公车改革的办法,对公务用酒等作限价规定。根据不同级别的接待对象,不管白酒红酒,以500ml单位为例,作价格限制。同时细化接待人员标准,限定接待总额上限,并规范接待、消费单据的填报和审签程序。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要严格财经纪律,禁止将接待、消费费用转嫁、分摊、隐瞒、虚报,禁止以数量换质量的行为。一经查实和举报,上升到纪律监察乃至法律的高度来处理。纪律监察和财政部门要主动加强对“三公”等消费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鼓励社会和单位内部的监督举报。”

  政协委员还建议规范政府采购,设立酒类等奢侈消费品目录。除特殊情况外,禁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对这类奢侈消费品的采购与报销。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深圳市委书记:没有公款消费 茅台不会那么贵   12-01-10 14:25
·福建一赌场实施公司化管理 挪用公款赌博要开除   12-01-08 19:34
·今年16类公款消费强制刷公务卡 避免使用发票充数   12-01-04 04:41
·茂名原公安副局长:套现公款哄领导开心不算贪污   11-12-29 07:50
·医院结算员迷上陪唱女 挪用公款21万将其捧红   11-12-28 13:5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