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回收、药品流通环节乱象丛生
多名犯罪嫌疑人表示“干了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人管过我们”,“买药的人要求退货,政府还帮我们调解过,也没处罚”。
据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介绍,目前制售假药犯罪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犯罪产业链条,制售假药犯罪地域特点明显,同乡之间通过亲属关系“以老带新”逐渐发展;各制售假药犯罪团伙之间“结帮不结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制售假药相关资源、价格上做到沆瀣一气。为逃避打击,犯罪分子利用Q Q、M SN、H otm ail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沟通、洽谈,将假药伪装后通过物流公司等运输。还有不法分子长期通过路边站牌贴广告、走街串巷等收购过期药、使用过的真药包装盒,自行更换包装生产假药或出售给生产假药的不法分子。
金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蒋益群告诉记者,根据警方调查,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从医院收购药盒,而各家医院在这一环节上几乎都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最高的一种进口药(抗肿瘤药赫赛汀)的药盒能卖到2000元。此外,不法人员回收药品包装盒的数量很大,据犯罪嫌疑人李习习称,他们每个月要回收辉瑞公司生产的舒普森包装盒、瓶一万多套,而据辉瑞公司反映,舒普森这种药品每个月在浙江全省销售量不到20万瓶,就李习习一个团伙回收的比例就在5%至1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警方调查,网络以及一些不法药店、诊所已成为假药主要流通渠道。其中,网络兜售假药情况突出,竞价排名、论坛、广告等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一些网站、网页上假药信息充斥。不法药店、诊所等已成为假药流入的重点区域和部位。
公安部经侦局知识产权处处长王志广介绍,现在已经发现一些大药房进入了假药犯罪的链条。在药品生产上,一些药厂承接假药“来料加工”,一些非法窝点、“地下药厂”几乎完全脱离控制。多名犯罪嫌疑人表示“干了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人管过我们”,“买药的人要求退货,政府还帮我们调解过,也没处罚”。而在药品销售上,一些医药公司竞标成功后,医药采购人员收受贿赂、“回扣”后采购假药,甚至医药公司自身购买假药。此外许多药品交易会、保健品交易会疏于监管,不法分子混迹其中散发名片传单,串联假药生意。辽宁、河南等地侦破的多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均在药品交易会上结识。一些药品交易会甚至被戏称为“假药交易会”,假药从中唱了邪戏。
打击假药犯罪亟待提高犯罪成本
“假药屡打不绝,与行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资本要求低等多因素密不可分。
“现在的假冒伪劣犯罪不是单线的,而是网状的,是相互交叉的结构。打掉一个假药生产商,会打草惊蛇,而且马上会有其他生产商上来补充。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同样也要动用网状的、全国集成的打击方式。”王志广说。
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表示,目前我国刑法以及附加刑的惩处力度不够。在国外,一旦有这种犯罪纪录,贷款、就业等都会受影响,而且终身实行行业禁入,所以这个犯罪成本是很大的。而我国本来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很低,很多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在审讯时拒不交代,因为他们知道过几年又能出来接着干,但如果把行业里的潜规则全说出来,以后的财路就断了。因此要加大刑法的惩处力度,并引入附加刑。
“假药屡打不绝,与行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资本要求低等多因素密不可分。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在监管上,应创新打击方式,摧毁假药完整链条,增加犯罪成本和‘入行’难度。政府监管要情报互通、信息共享,药品企业则可从生产技术上加大防伪力度,例如针对包材回收严重的药品,将包装改为一次性,加大假药生产环节和成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认为,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尽快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因为现在从事假药犯罪的大部分都是个体经营户,对信用、贷款等依赖程度很小,完全借鉴国外的打击手段效果可能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