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杨阳
近日有名为“麦田”的网友发文章质疑韩寒才华,称路金波是韩寒的经纪人,韩寒的文章很可能由路金波代笔,并称韩寒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写作团队。这样的一篇文章发出之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对此韩寒在新浪博客中回应麦田称如果有谁能证明我有人代笔奖励两千万。路金波也于今天在微博中一一回应麦田的质疑,称自己非韩寒经纪人只是最具话语权的好友,并称网友高估自己的智力。(1月16日中国网)
韩寒的背后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写作班子代笔”?关于这个争议,已经陷入了一个困局——在特定状态下,自己可以很轻而易举地证明自己做了什么,但实在“无法证明自己没做什么”——这通常是西方国家用于反腐、反官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手段,现在却被一个叫做“麦田”的网友用在了韩寒身上。如此境地,难免令人对“自媒体”时代的名人处境感到唏嘘。
当前的状态是:连那个一向温和睿智的韩少,也被逼到了以巨额资产悬赏,以证清白的地步,这令笔者想起了《让子弹飞》里的“剖腹验凉粉”——实在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采取极端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对韩少来说,丢掉了用以立身的、一向睿智、温和的文人风范,至如此内伤境地,其间悲情恐难尽言!事实上,如果人家真要质疑“代写”,接下来的问题可能就是:两千万与躲在幕后“造神”的“好处”比起来不值一提,韩寒这是在用财力威压监督。而笔者想说的是:韩寒大可不必去证明什么。
“代写”的质疑实在无稽。很多人都会对韩寒“真的假不了”深信不疑。在人人皆记者,处处是新闻的“自媒体”时代,这种怀疑与被怀疑的过程,实在数也数不清,还没开始回应,光是为了看那些质疑信息,就足以把你5.0的眼睛看近视,把你肠子气清,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去自扰呢?
退一步说,如果通过“打造”能打造出来这么一个良知,睿智的公民形象,相信会有很多人像笔者一样,愿意在心理层面,意识深处接受这么一个被打造出来的韩寒。要知道,有关韩寒以及他背后的话语神话,并不是因为韩寒这一具象的中国青年,更多的成就韩寒现象的,是那种对个人命运、对是非曲直的人文关怀。
俗语中的“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是面对“无法证明自己没做什么”的逻辑困境时,最超脱的应对。对于一些无稽的质疑,如果你去悉心地、费力巴哈地解释,反倒显得底气不足。所谓,最大的鄙视就是“不理你”。
当然,为什么“代写”消息一出,立马引得如此众多的围观甚至拥护?这中间也需要韩寒去思考:一个作家成长、转型是必然的,但是,在如此复杂、多元、不稳定的社会思想背景下,太猛烈的转型,必然难免被误读的遭际(就如“韩五毛”的声音),这似乎也是其必然要承担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