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通过4文件整治渣土车 限速限载强制技改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1-18 06: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珍贵老照片:春节的记忆
珍贵老照片:春节的记忆
一座荒城:日本福岛禁区
一座荒城:日本福岛禁区
·春运客流最高峰即将来临 返程车票今日“开抢”
·申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歇业 网络购物延迟发货
·南京武警地毯式搜山无收获 枪案平头男仍然在逃
·中印参与制造世界最大望远镜 耗资超10亿美元
·春节回家的选择 看“拼车”回家过年现象
·中国"小年"起大范围雨雪 暴雨大雪影响春运出行
 
  核心提示: 现行挂靠企业运营模式的弊端在于渣土车经营权与建筑垃圾清运企业管理权分离,使得企业与车主、企业与司机、车主与司机之间出现管理失控,俗称“两张皮”。2010年由西安市市容园林局、交警支队、城管执法局等十多个部门组成的建筑渣土清运市场整治办公室成立。
 

 

  渣土车限速二环内40二环外60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不得于每日早6时至22时30分在三环路(含)以内道路上通行。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在市区实施限速行驶,其中二环路以内(含二环路)限制时速40公里以下,二环路以外限制时速60公里以下。

  建筑垃圾清运实行补偿机制

  各区市容部门负责对辖区出土工地每日申报的审核和对清运车辆的资质审查,并安排专人在出土工地出入口值守,负责出土工地出入口管理。据悉,建筑垃圾清运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金由出土工地所在辖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向建设单位收取,并建立财政专户进行管理。

  西安市将对建筑垃圾的清运实行补偿机制。补偿对象为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涉及的消纳区及途经区。补偿费用由市财政统一监管,按季度向途经区和消纳区进行拨付。建筑垃圾清运费用由出土方根据清运车辆出入记录和清运车辆GPS线路图等与清运车辆所属企业统一结算,严禁向驾驶员现场支付现金。

  本报记者付亚娟

  强制技改

  限速限载加装防护网消除视线盲区

  西安市将对全市渣土车进行强制性技术限制和改造。改造涉及车辆的限速、限载、加装防护网、视线盲区消除等问题。

  目前西安市具备渣土清运资质的车辆中,陕重汽所生产的车辆有3187辆(国三标准车型2201辆,国二标准986辆),其余63种品牌1290辆为其他厂家的车辆。西安市交警支队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了“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进行技术改造”的具体工作措施。今后,凡陕重汽所生产的在用车辆,将根据要求加装补盲镜,并在车辆两侧加装防护网。

  车辆进行限速改造的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凡不愿接受限速改造或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车辆,可取消清运资格或在以后的更新中淘汰。

  科学处理

  将建4处建筑垃圾消纳场

  西安市将建筑垃圾消纳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此次规划确定的4处地址共占地247.5公顷,可填埋建筑垃圾约1.2亿立方。经初步估算,近几年西安市处于建设高峰期,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2000万立方,预计最少能够使用6年。如果实施再生利用方式,这4个消纳场就可以使用10年。

  经市国土资源局核实,各选址均为生态安全控制区或一般农田,利用建筑垃圾填埋造地,能够满足土地用途要求。市政府将统一征求区(县)、街办(镇、乡)两级政府及村民意见。

  相关链接

  西安整治“疯狂渣土车”历程

  2007年西安市政府规定凡符合条件的渣土车都须装GPS。

  2008年设检查点,安装阻车器,拦截闯关渣土车,加装标有车号的警示灯。

  2009年在重要路段和城市出入口的检查点常设不撤。

  2010年由西安市市容园林局、交警支队、城管执法局等十多个部门组成的建筑渣土清运市场整治办公室成立。

  2011年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对渣土车实行淘汰机制,将原有的31家资质车队整合为22家。同时,市容园林局将不再审批新的资质车队和车辆,所有淘汰车辆和车队永远不能再涉足西安渣土清运行业。综合

编辑:王静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西安将对渣土车进行技术限制及改造工作   12-01-17 05:35
·陕去年判处16起拉土车肇事案13人被处刑   12-01-15 08:52
·陕去年判处16起拉土车肇事案13人被处刑   12-01-14 21:46
·陕去年判处16起拉土车肇事案13人被处刑   12-01-14 21:2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