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别什么事情都打钱的主意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报  2012-02-10 10:3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2012世界摄影大赛作品选
2012世界摄影大赛作品选
回忆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活
回忆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活
·专家称地球进入小冰河期系炒作 全球变暖已为大势
·媒体报道延安廉租房被售 省长批示有关部门核查
·陕西榆林黑老大垄断赌场收保护费 不进贡刀伺候
·29岁女子剖腹产下14.08斤男婴 或破全国纪录
·父母为第三者经常吵架 16岁儿子约3同学将其打死
·丹凤县一民宅内发现两手榴弹 疑为文革武斗产物

  2月8日,陈光标透露,在旁听今年全国两会时,将建议人民币改版,在人民币上印《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使人们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耳濡目染地学习。他称自己已做过实验,在人民币上印这些名言不会挤。(2月9日中国广播网)

  我能够理解陈光标想要表达的意思——现在的人太没文化了,

  而如果用人们都喜爱的人民币当做传播媒介,印上孔子等人的名言,就算大家无心学习,耳濡目染多少也能品味一些文化方面的东西,这种初衷很简单,简单得似乎有点幼稚。

  文化不是看几段名言读几篇名篇就能够有所建树的。庞大且深奥的传统文化,是时间与阅世的积累,任何想体会其中奥妙,感受到其精髓所在的人们,都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用足够的精力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由此所延伸出来的文化内涵。

  而且,能够想到在金钱上做文章,利用人们对金钱的喜爱,去传承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没文化的想法。这只能说明,在陈光标的认知空间里,人民币是最具有传播度的,也是值得信赖的载体。可是,如果文化真正沦落到只能通过人民币来传播的时候,是否意味着陈光标首先应该整理一下自己的文化内涵,反思一下到底是人民币没有文化,还是在金钱的洗礼下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了。

  陈光标所担忧的文化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缺失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这种背景下,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文化,去理解《道德经》之类的名篇名言,是一个充满时代感的想法。但拯救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操作思路,用货币印名言的方式来传播文化,相当于是给伤口上撒盐,非但不会帮助人们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只会背道而驰,离真正的文化内涵与精髓越来越远。

  所以,还是奉劝陈光标一句话:没钱,确实是万万不行的。但钱绝对不是万能的。不要什么事情都打钱的主意,这样会显得自己很庸俗。万夫

编辑:张丹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