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栋楼体之间的裂缝已经扩大到10厘米左右,风雨可以直接灌进下面的房间 本报记者叶原摄
本报讯(记者张林杜俊岭)本报2011年2月15日A2版报道了“东关南街大新巷小区临街副6号楼、副8号楼以及56号楼房屋出现倾斜,楼体间最大裂缝达50毫米,居民质疑是由于自来水管道破裂导致地基渗水下陷”一文后,昨日,居民闫先生反映,在事故发生一年后,还没有责任方对事故受损房屋进行加固和赔偿。
事件回顾
楼体倾斜商户停业住户搬出
2011年1月到2月间,家住大新巷小区副6号楼的闫先生发现自家的楼房墙面与隔壁楼体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而隔壁56号楼、副8号楼楼体也出现了窗户玻璃裂纹,门关不上的现象,经过有关部门确认,才知道因为地基下沉,引发楼体倾斜。与此同时,居民发现倾斜楼体边上自来水公司一根直径100毫米的供水管道断裂,进而怀疑是由于水管破裂,导致水浸地基、失陷下沉。
而此次楼体倾斜共造成7家商户停业、50多户居民紧急疏散搬出房屋,三栋楼暂时停止水电气供应20多天。
楼体现状
一年后,倾斜度还在增加
“去年6月测量的房内最大裂缝是50毫米,现在这个缝隙又增加了2毫米。”昨日上午,副6号楼的居民闫先生拿着钢尺一边量着缝隙一边向记者说,而在墙面上,闫先生细心地用铅笔记录着每一次测量的时间和裂缝宽度。
闫先生讲,楼体发生倾斜后,碑林区委、区政府立即责成区建设、安监部门和东关南街街道办事处赶赴现场处理,同时,这三栋楼所属的卧龙社区也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物检测鉴定站,进行实地勘察监测。
“经过鉴定,副6号、副8号以及56号楼三栋建筑物均向西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根据对场地含水量分布、土质情况等分析,倾斜原因主要是由于楼体西侧马路自来水管破裂,水渗入建筑物地基,导致地基湿陷引发沉降。”闫先生指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出具的鉴定报告说,从去年拿到报告后,就一直找西安市水业运营有限公司解决,希望对方能够对受损房屋进行加固,但直到现在都没得到妥善解决。
检测方
水管破裂导致地基下沉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构)筑物检测鉴定站负责人,对方表示,2011年2月,他们接受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办事处卧龙社区委托,对副6号、副8号楼及56号楼进行检测鉴定。通过现场检测分析,他们认为倾斜由于地基下沉造成。而在西安地区,地基下沉大多原因是黄土层长期泡在水中。
工作人员据此开始工作,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持续检测,并根据场地含水量分布、土质情况、建筑物的倾斜沉降数据等情况判断,副6号、副8号楼及56号楼地基沉降、楼体倾斜的原因是,56号楼西侧马路上自来水管道破裂,水渗入建筑地基,地基土层湿陷发生不均匀沉降所致。
水业运营公司
希望走法律途径解决
首先是愿意承担责任的,也是不推卸责任的,但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通过公司认可的程序来解决。”昨日下午,西安市水业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去年11月,闫先生拿着一份西安建筑科技大出具的鉴定报告多次来公司,要求对受损房屋进行加固和补偿,但对鉴定报告中的原因,公司不能认定也无法认可,“我们也多次劝说闫先生走法律程序进行解决,也承诺一定按照法院判决进行赔偿,但闫先生一直不同意。”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律师观点
双方可共同指定机构重新鉴定
西安永嘉信律师事务所王奎律师表示:在此事件中,西安市水业运营有限公司作为当事人之一,并没有明确表示同意该机构鉴定,因此,他们也有权利对闫先生所持的鉴定结果不予认可。
王律师表示,居民可以和水业运营公司协商,共同指定一家鉴定机构重新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协商解决;另外,居民也可直接上诉至法院,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由法院指定一家鉴定机构进行原因鉴定,而此鉴定结果具备法律效应,法院可据此进行责任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