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今天起,宁波市各大医院的医生可以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多点执业申请。根据规定,一个医生最多可以申请增加两个执业地点。这就意味着,原本遮遮掩掩的医生走穴可以变得正大光明,不过这个规定能否得到落实执行却是个难题,在医生内部,对于新规定的反映呈现冷热不一。
支持者称多点执业能让更多人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早在今年的2月1日,浙江省就开始正式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从今天起,宁波市开始执行这项规定,并出台了实施细则。在这份细则里,规定了医生在除了医疗机构指派或批准的多点执业外,还可以个人申请增加不超过两个的执业地点。其中,中医医生到诊所坐堂需连续从医5年以上,医师还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但是对于这样一项初衷良好的规定,各大医院却反映不一。
宁波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珍玉是新规的支持者,她认为医生多点执业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胡珍玉:应该说医生多点执业也是国际的惯例。一些名名医专家能更好的多劳多得,还有一个能更好的发挥技术含量,因为农村还是缺医少药的,假如多点执业能到农村去,很多的老百姓就不要上来了。
怀疑者称医生将疲于奔命赚外快
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室主任宗建平却对新规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表示了怀疑。他明确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走穴,他也反对一些医生疲于奔命赚取外快的做法。
宗建平:医生到处走穴,自己业务不提高,这个是不行的。我觉得医生在多点职业上还是要把握度。你执业过程中要注意质量问题,太疲劳,一天到晚开刀书不看不太好。
持怀疑态度的医生不在少数。一位从上海华山医院来宁波会诊的专家表示,医院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些好医生,院长不一定愿意放人。
专家:多点执业肯定是好的,关键是上面好的想法,下面怎么把它用好。顾虑嘛,形同虚设嘛。医院嘛不放,医生嘛不走,这个有跟没有不是一回事嘛。
如何掌握“走穴”时间成疑
允许医生走穴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平衡医疗资源提供一些帮助,但医师多点执业后涉及到后续管理问题,比如医生走穴收入怎么分配、发生医疗意外该由谁来承担、如何保证医生的坐诊质量等等。对于这个疑问,卫生主管部门及医生们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有个好的规定只是开个了头,难题在于后续管理。针对医生们对后续管理的质疑,记者联系了宁波市卫生局。但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他们只负责转发省里的文件并制定实施细则,对于医生们的疑问,他们无法给出答复。
不过,因为医生走穴的问题关乎切身利益,他们纷纷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操作办法。宁波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珍玉说:
胡珍玉:医院里要有个规定,你不能说是自己去走穴,赚外快了,自己的主业没有完成那也不允许的。首先要在自己主业完成的范围内,你有时间有精力的可以去个半天。
上海华山医院的专家则就如何掌控好医生走穴的时间和收入分配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专家:就看你医院怎么放了,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少部分时间应该可以出去。我到你这里来多点执业,双方之间签协议,来执业的所得费用不归个人,全部打到原来的医院,然后原来的医院提一定的比例返回给医生。
不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医改专家顾昕则表示,医生多点执业并不能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医师取得执照后,执业地点应该放开,由合同来确定。
顾昕:医师资格像驾照,现在就像你有了驾照以后还得注册一个车,你只能开一个车。医生有了资格,在哪儿执业都一样,至于具体的规定,看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