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画家当导游遭遇追星与八卦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报  2012-03-26 16:1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孟加拉国的性工作者
孟加拉国的性工作者
680斤女子欲做最胖女人
680斤女子欲做最胖女人
·南京挖出百年女尸要火化 后代为开死亡证明寻证据
·津巴布韦现“劫精女”:劫持男性强奸并掳走精液
·重庆一男子组织失足妇女卖淫 实行“绩效管理”
·调查称中国700万人买彩票上瘾 多自感社会地位低
·榆林到西安天价机票遭质疑 平均1公里就要2块6
·杭州:两名90后女生遇车祸丧命 现场遗物被偷走

  陕西国画院12位画家与“长安三月”艺术大展观众见面,就国画艺术进行交流探讨 本报记者黄利健摄

  每日下午2点以后,是“长安三月”画展大厅一天中观展人数最多的时候。而昨日下午3点,因陕西国画院12位画家的到来,大厅内一下沸腾了起来。陕西国画院院长范华带领着画家们在范华的《白桦林》系列作品前刚刚站定,观展的市民们便将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追明星

  就要有勇敢向前冲的劲头

  这12位名画家是相约来做“大导游”的,为大家介绍如何更深层次地了解参展画作的思想内涵,同时,与市民们面对面交流,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

  范华院长在向观众介绍了陕西国画院的历史后,便开始挨个介绍其他11位画家,副院长杨光利,画家沈荣华、蔡小枫、乔建业、王潇、白霜亮、江天、耿齐、韩勃正、白海鸿、武斌及其他画家们的画作特点。

  这两年,普通市民们对书画艺术的喜爱超乎以往任何一个时候,追起画家明星来,精神头一点不亚于追娱乐明星,昨日的活动现场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活动现场有个穿白色衣服的美女很是显眼,3点的时候她准时出现在展厅中,像鱼一样穿过围成几层的人群,站在了最里面。可以看出她是特意赶来和画家们见面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因她挡住了后面的人,还不时地被人拉来拉去。她不为所动,始终站在最前面,眼神专注地望着场上的画家们。

  现场提问环节中,举手的人太多,有人甚至有往上冲的架势,主持人眼看着就忙不过来了,最终还是被大家冲散在人群中。而观众们似乎越听越不过瘾,一点点的脚步越来越近,原本对画家们围成的半圆形圈子越聚越小,终于把画家们围进了“包围圈”里,挤成了一团团。

  问八卦

  除了画画,画家还喜欢什么

  但凡追“明星”,打听明星们的“八卦”是一定少不了的。在常人的眼中,画家总与普通人是有些不同的,要不人家怎么就叫“画家”呢?那么,画家们平日里除了画画,还爱干些什么呢?和普通人究竟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家的胃口就被吊了起来。在12位画家的回答中,都有对艺术品的喜爱,是大家的共同特点,这些是和书画相通的,听上去便是情理中的事。但这怎么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啊!于是,继续请他们深入回答。

  在个性化问题中就显出各自的不同来了。画家耿齐平日里爱逛古玩市场,当然,学费自然也是交了不少。武斌对石狮子情有独钟。王潇喜欢陕北的民间工艺。沈荣华说自己爱看书和劳动。蔡小枫爱养狗,乔建业爱读书。韩勃正也属于安静派,喜欢看书、看电影。而白霜亮和白海鸿这“二白”,一个喜欢打羽毛球,一个喜欢打篮球,说是画久了,要活动,治颈椎的。江天则爱弹古琴,用他的话“琴棋书画不分家”,而这个琴则一定得是古琴。

  最巧的是院长范华和副院长杨光利,两人都喜欢“爬山”,一方面是画画需要写生,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身体。于是,有人总结“看到没,要想当院长就要喜欢爬山”。听了这话,大家全笑了。

  拉家常

  为家乡出了名画家感到自豪

  主持人一宣布“下面是自由互动时间”,12位名画家瞬间就被热情的观众们拉得散落在人群中,一时间还找不见人了。在他们各自的画作或其他人的画作前,除了品评画作、请教问题、签名或合影留念外,不少人还和画家们拉起了家常。

  画家白霜亮被来自渭南的高先生夫妇拉走了,亲热得不行。来到白霜亮的参展作品《二月里来》前,高先生请白霜亮讲讲这幅画的创作灵感。当白霜亮说到多年前很火的那首歌《二月里来》和自己对家乡的那份感情时,高先生感同身受。“留个电话吧,咱老乡有空了坐坐。”高先生激动得不行,对记者说,还是在当地的一次会议上,听说渭南出了个最年轻的名画家,就一直想有机会一定要见见,“这是我们渭南的骄傲啊”。

  今年70岁的盖秀荣老人这次是专门来找耿齐的,“早上在报纸上看到耿齐今天要来,就专门选择这个时候来看看他。”盖女士说,第一次见耿齐还是在2005年,耿齐刚来到西安,那个冬天第一次在西安开了个展,她因为工作的关系关注到耿齐,“我是河北人,这孩子是我的老乡,自然是要多留意的”。从那以后,盖女士每当听说哪个画展里有耿齐的画,就要去看一看,但7年来,两人这才是第二次见面。“当年他的画看着空灵,而现在读上去厚重,这孩子进步很大啊。”盖女士很是欣慰。而再次见到盖女士,耿齐同样感慨万千,向好奇者讲着他乡遇故知的故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敬江晴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