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驻英国记者张哲):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影响也在逐渐降低。英国学者梅休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有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梅休是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统计学教授,对人口经济等问题有很深的研究。他介绍说,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老龄人口增加,制造业就业下降等问题。
梅休说:“相对于服务业和流通业的增长,制造业在下滑。也许产业技术和知识资产成为了最重要的资产,在制造业和工厂里工作的人数出现显著下降。我认为这种情况部分是因为人口变化,部分是因为货币的升值,另外也许或多或少地与中国和印度相对,劳动力太贵了。也许中国和印度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英国的劳动力。而最终呢,当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老龄化之后,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从长期来说,中国的制造业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变化和转换。”
梅休认为,英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了,未来将会不得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推迟退休等方法保证劳动力的供应。
梅休说:“‘人口红利’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纯移民,特别是来自欧洲及前英联邦国家。他们填补了一些劳动力的空缺。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如果你要把人口的比率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就意味着国家人口需要实现快速增长。所以,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人们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并改变退休年龄,最终达到70岁。这是一种可能性。”
在谈到中国和新加坡等国“人口红利”问题时,梅休说这两个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所采取的对策也不应该一样。
梅休说:“我认为长期来看,这两个国家会延续与英国相似的道路。谈到新加坡的情况,它的地位不一样。与中国相比,新加坡的人口很少,经济很开放,人们大规模地进出,所以我对新加坡能够通过正常方式实现自身的经济转型表示怀疑。对中国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现在就着手进行研究,以便于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研究国家如何掌控这种转型。这种转型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西方信用危机的部分起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和全球经济力量的转移,这也是值得指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