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古筝教师上访索要国家领导人来信被关精神病院
http://news.hsw.cn    来源: 时代周报  2012-03-29 12:0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翠鸟无视禁渔牌大胆吃鱼
翠鸟无视禁渔牌大胆吃鱼
罗永浩拦截质问方舟子
罗永浩拦截质问方舟子
·山西煤老板组团采购航空展 称交通不便飞机代步
·广安“兽父”奸淫13岁女儿 以不给学费生活费要挟
·江苏“跑路女老板”发迹路曝光 人靓嘴甜官商通吃
·网传“体重影响工资论” 称瘦女比胖女挣得多
·常熟“跑路”老板顾春芳被找到 部分债权人已起诉
·户县男子杀害同居女友 归案称其背叛自己心里有恨

  跃疯人院的神童之父

  本报记者 严友良 发自江苏扬州宝应

  说起家里最近的情况时,外表看似坚强的魏富红不禁泪流满面。“你想想,一家三口,女儿还要上高中,就靠我1000块钱的工资,能活下去吗?”

  几年前,魏富红还不用工作,丈夫潘翔在江苏宝应县教古筝的收入,就足够让一家人过得津津有味。而他们的女儿,9岁赴香港表演,10岁获得首届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国际中华古筝大赛金奖的经历,更是让一家人在宝应县甚至扬州市成为名人。

  让魏富红难以接受的是,自家陷入当前窘境的主因竟是丈夫潘翔2008年起为了讨要一封“疑似”来自国家领导人的回信。“一开始有宝应县相关领导告诉他,确实看到过这封信,让他一直走到了今天。”魏富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时代周报记者随后的采访中,包括宝应县县委宣传部、信访局、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均强调,这封信“并不存在”。但这没有阻止潘翔之前连续5年的上访,并因此先后两次被当地有关部门送到扬州和淮安的精神病医院,长达130多天。

  神童之父

  在宝应城郊桥西侧一家婚纱摄影店的底层,整整齐齐放着十来架尘封的古筝。

  “自从潘翔前后两次被关到精神病医院之后,他的古筝班就没有学生了。”将自家闲置的底层楼面租给潘翔的房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谁敢把自己的儿女交到一个神经病手里呢?”

  与眼前的冷清场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之前,作为翔歌筝艺学堂导师的潘翔门下学生高达150人,一度同时在县城4个地方租门面授课,“也算是红火”。

  这一切得从潘翔和他被香港演艺界冠以“古筝神童”的女儿潘婷说起。1967年11月10日出生的潘翔,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一直在原宝应县供电局安全工具厂从事销售工作,但自小就有两大爱好:看书和音乐。

  热爱《杂文报》、曾是县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常客的潘翔,能吹口琴、笛子。1987年,月工资只有20多元的他,花了270多元买了当时据称宝应县第一把电吉。不久,潘翔又迷上了古筝。

  1999年,女儿小潘婷(化名?)3岁,让潘翔惊喜的是,小潘婷在音乐方面不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超凡的悟性,更有异于常人的毅力和耐受力。潘翔和原来的工厂达成买断协议,决心全力培养自己的女儿小潘婷,“要在她身上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音乐梦想”。

  潘婷4岁时,潘翔从古筝厂定制了一台小古筝,对潘婷进行古筝训练。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小潘婷的琴艺提高很快。五六岁时,她已能弹奏专业古筝曲目,曾多次得到名师王天一等的指点。

  2004年8月,全国古筝艺术第五次学术交流会在扬州召开。会上,潘婷演奏了一段难度颇高的名曲《采茶曲》,博得专家的满堂喝彩。

  更令潘家人高兴的是,2006年时,9岁的潘婷受美国纽约海外中乐团著名古筝大师王昌元和香港古筝音乐坊主委会主席邹伦伦邀请,赴香港参加王昌元《五十年的奋斗》音乐会《战台风》的合奏演出,并随后在香港举办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

  这年10月,潘婷又在首届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国际中华古筝大赛中,一举摘得古筝少儿B组第四轮总决赛唯一的金奖。作为内地唯一的受邀代表,潘婷以精湛的技艺与从容娴静的台风获得评委高度评价,受到港媒的关注,并被冠以“古筝神童”的美誉。

  对于潘婷在香港获奖一事,当时扬州和宝应县的媒体,甚至是新华日报也有报道,对其赞誉有加。后来,潘婷还一度收到了国家文化部指定涉外演出团体——东方古筝交响乐团的邀请,准备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巡回演出。

  当提到女儿这些“辉煌往事”,至今仍小心收藏着各个媒体对潘婷报道的潘翔一脸的自豪,“我女儿这个事情,就连宝应县志都是有记载的。”那时,不仅他的女儿潘婷,就是他这个“古筝神童”之父,在宝应县城也是名头响亮,前来翔歌筝艺学堂学习古筝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二进精神病医院

  2009年4月22日,潘翔走下自己位于宝应县安宜镇运河街4楼的房子,前去几十米开外的垃圾站倒垃圾。突然有人冲上前来,把他猛地扑到在地。顷刻,他左边脸颊鲜血直流,身上的毛衣也被擦了个大洞。

  “你们是谁,到底要干什么?”七八个人不顾潘翔的呼喊,而是用一根绳子将他从上到下捆了结实,直接带到了一辆依维柯车上。惶恐不安的潘翔,看到了车上的“police”标识,算是平静了一点,心想“还好不是黑社会”。

  “你们要将我带到哪里?”他的质询没有得到回应,车子一路往南。途中,他还请求车上的人将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子松一松。一位姓杨的队长告诉他,“马上就到了,绳子不好解。”

  几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门口有两块牌子:扬州五台山医院和江苏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被推进大门的那一刻,潘翔看到了先他之前赶到的宝应县安宜镇信访助理侯忠诚。“当时,我估计他是来办手续的。”潘翔回忆说。

  捆他的绳子解不开,带他来的人用剪刀剪开。换上一套旧军衣后,潘翔被推进一个小房间。“大约五六平方米,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平板床。”为防止他跑动,他被固定在床上了,上身、腰部和腿上都被捆了起来。后来,还有护士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一针。

  随后两天,尽管内心焦急,担心家里人不知道他的情况,但表面上潘翔倒还规矩,老老实实地吃主治医生李成给他的各种颜色的药,任凭护士在他的胳膊上打针。

  他“也问过他们给我吃的什么药,打的什么针”,护士们只说对他有用的,能治好他的病。看到隔壁病友因不吃药、打针被电击脚底板的场景,他就再没敢吱声。随后的日子里,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将自己的脖子伸到厕所窗户边,那是他这一楼层唯一能晒到太阳的地方;一是向同伴要烟抽,要水果吃。

  “第一天,对我的管制很严格,可能是看到我很配合。第二天,我就可以在病房来回走动了。”大概第四天时,潘翔听到有病友说有人在底下喊他的名字,正在洗澡的他赶紧跑了出去,趴在窗口边上,他终于见到了妻子魏富红。“照顾好孩子,我挺好的,别担心。”他说。

  在潘翔被带走的当天,魏富红就开始寻找失踪的丈夫。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她,她爱人被人抓走了。当夜,魏富红和亲属到当地派出所“要人”,所长何宝中说他并不知道潘翔的去向。

  第二天,在亲戚指点之下,魏富红到扬州五台山医院寻找,但院方明确答复,没有潘翔这个人。第四天,六七个女眷一起在五台山医院大喊“潘翔”的名字,才见到失踪了的丈夫。但医院告诉她,想和潘翔见面,得当地政府批准。

  无奈之下,魏富红折回宝应,向何宝中提出要见人。何告诉他,他得请示,而且必须等到15天后潘翔病情稳定之后。何还告诉他,他们只准备关潘翔一个月,但前提是她必须写保证今后潘翔不再上访,不再提那封“国家领导人的信”。

  15天后,魏富红终于见到了丈夫。她问护士长,自己的老公有病吗?你们接收病人不需要家属同意吗?护士长回了她一句,只要是政府送来的,他们都接收。

  而另一位护士则告诉她,“你老公确实有妄想症,而且病得不轻,多次和病友说他去过香港”。魏富红告诉这位护士,他没有撒谎,他确实陪女儿去过香港。第二天,她还把老公收集的报道、女儿在香港演出的海报带给那位护士看。

  魏富红写了很多保证书,但30天放人的承诺并未兑现。此时,潘翔感觉自己身体肿得厉害,吃饭也没有胃口,向医生提出要出院回家。医生告诉他,他们做不了主,没有当地政府的允许,他们不能放人。

  心灰意冷的他,想到了死亡。此时,心急如焚的魏富红,又找到了何宝中,何所长告诉魏富红,如果五台山医院开出院证明,潘翔可以回家。可弄到出院证明的魏富红,还是没能带回潘翔。直到6月初,她接到潘翔的病危通知。

  很快,在侯忠诚的“护送”下,潘翔被带到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在这家医院的诊断书上关于潘翔病情的描述是,“胸腔积水严重,出现白细胞增多”。6月15日,经过10来天的治疗,潘翔出院。

  回家后的潘翔,没有学生可教,在当地一家酒店当起配菜工。2010年3月17日,因为当地有人在网上发帖子反映非法拘禁的事情,他又被带到了精神病医院。

  这一次,他被带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可能是第一次吃药差点死了的原因,这次他们没让医院给我吃药。”潘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这里,他的待遇好多了,甚至还可以教护士弹古筝。

  “教你管好潘翔,别在网上发帖子。连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还去管别人的事情,真是神经病。”当魏富红问何宝中为什么又抓潘翔时,后者这样告诉她。为尽快让潘翔回家,两个人写下了厚厚一沓悔罪书和保证信,交到县信访局、公安局等部门。

  89天后,潘翔回到家中。在他回家前,几名警察来到他家,将他女儿演出赢回来的电脑带走调查了一番。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