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存疑回信”引起的上访?
“政府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把人送到精神病医院,他们可以不告诉家属吗?精神病的标准是什么?”时至今日,魏富红都不清楚,潘翔为什么会被带到精神病医院。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法律条文发现,因1985年着手起草的《精神卫生法》至今未出台,目前没有针对精神病人权利保护的专项法规。而按《民法通则》规定,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申请并由法院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精神病人造成刑法上的社会危害,由家人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必要时可由政府强制医疗。
2012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规定: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由法院作出决定。并对案件的审理程序、法律援助和法律救济、强制医疗的解除和检察院的监督等作出规定。
在宝应县政府看来,上述条款正是他们“收治”潘翔的理由。“2008年时,我们请五台山医院专家专门到宝应对他做过鉴定。”宝应县信访局局长王志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时代周报记者在一份关于潘翔的病历证明中看到,扬州五台山医院认定潘有复发性躁狂症。
王志鹏说,后来,他们才发现,1994年时潘翔就曾在五台山医院治疗过。对此,潘翔夫妇也承认,“因为练琴十分投入,身体削瘦,父亲以去镇江看舅舅的借口骗我到五台山医院治疗过。”
但潘翔指出,2008年所做的鉴定,当时他并不知道对方是专家,县公安局只说下来的是扬州市里来的领导处理他们的事情的。魏富红也说,她老公当时并没有申请鉴定,根本没有家属在场。不过,时代周报记者从宝应县县委宣传部和公安局了解到,当时潘翔的弟弟在场。但潘翔夫妇则说,他们和弟弟的关系并不融洽,根本没有委托他。
“他们关我进精神病医院的原因是因为一封回信。”潘翔说。
2008年2月26日,潘翔在香港以自己女儿潘婷的名义,给国家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除寄上自己女儿演出的海报、碟片封面和新闻报道的报纸外,还向两位领导人反映父亲在医保中遭遇的不公,和自己多次为去香港办理证件遭宝应公安部门“刁难”的情况。
时代周报了解到,2007年,潘翔为了给父亲办理医保,曾和一名公安局的干部发生冲突;2008年1月,香港方面再次邀请他们全家去表演,为给老婆魏富红办理证件,潘翔和公安部门有过不愉快,认为公安部门刻意刁难。现在看来,如果说第一件事,公安部门确实出了偏差,那么第二件事公安部门则是按规章办事,他们是在规定的时间十个工作日内办理证件的。
在潘翔看来,为这些他还不至于真正和政府部门较劲。他恼火的是,2008年6月28日,有宝应县纪委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有一封来自上面高层领导的信。他认定,这肯定是他写给总理的信有回复了,于是一直纠缠着宝应县信访局、公安局、纪委和宣传部讨要。
“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根本就没有这封信。如果有,我们没有这个胆量不交给潘翔。”王志鹏说。“国家领导人的信,从中央到地方一级级都有记录的,如果有,完全可以查。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
然而,潘翔一口咬定有这封回信,还说有县里的领导告诉他曾“一遍一遍地看过”。对此,宝应县宣传部部长顾长荣和新闻宣传科科长张大庆告诉记者,“他(潘翔)肯定误解了,当时,县里的领导说的是他为了讨要回信写给各个部门的上访信”。
就在这些上访信中,潘翔说,如果不把回信给我,我就要砍死王志鹏,火烧信访局,甚至提出要政府赔偿9000万元,全部捐献给汶川地震。
“其实,我家老潘就是说说,根本不会做。这么多年,你看他有啥行动没?”魏富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领导说有那封回信就好了,那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
而目前,她最忧心的是,女儿的心理受到了影响,因为此事,她发现原本热爱表演的女儿不爱说话了,甚至在纸上写道:“你们这些人怎么对我爸爸的,我将来就怎么对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