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省消保处通报快递行业潜规则 邀约商户代表愿整改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2-03-29 18:1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西安博览会上演人体彩绘
西安博览会上演人体彩绘
翠鸟无视禁渔牌大胆吃鱼
翠鸟无视禁渔牌大胆吃鱼
·山西煤老板组团采购航空展 称交通不便飞机代步
·广安“兽父”奸淫13岁女儿 以不给学费生活费要挟
·江苏“跑路女老板”发迹路曝光 人靓嘴甜官商通吃
·网传“体重影响工资论” 称瘦女比胖女挣得多
·常熟“跑路”老板顾春芳被找到 部分债权人已起诉
·户县男子杀害同居女友 归案称其背叛自己心里有恨

  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 3月29日,陕西省工商局消保处就2011年12315指挥中心关于快递服务申诉举报情况做了通报,披露了行业潜规则和相关投诉举报数据,同时邀约相关快递商家进行行政约谈,快递公司代表承诺4月1日以后将不再出现爆仓后发货延迟和“先验货后签收”的局面。

  快递服务投诉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近两年来,全省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0891件,其中快递服务申诉3000余件,连续两年成为消费申诉举报热点问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10年受理快递服务申诉1100件,与2009年同比上升30.8%,2011年,受理快递服务申诉1900余件,与上年同比上升42%,占邮政服务申诉总量的53%,居同类公用服务行业申诉量增幅之首。在今年央视3.15消费投诉10大排行榜中,快递服务投诉高居第二位。

  先签字后验货导致消费纠纷频频发生

  就快递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月29日,省工商局消保处对省内两个占据市场份额比较大,也是消费者申诉举报比较集中的圆通快递和中通快递进行行政约谈,从消费者申诉举报的问题看,主要是:一、快递员着装标志不明显,消费者难辨认。许多快递员上门收送快件时,着装随便且不出示身份证明,有的在收了物品和快递费用后,不给消费者凭据,甚至连邮寄底单也没有。二、送货不及时,快递变慢递。如去年元月下旬,消费者申某向12315申诉,他一个由北京寄往西安的快件,圆通快递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就收到了货,但申某直到2011年元月10日仍未收到快件,后经网上查询并电话联系2次,才被告知积压在仓库,他收到快件的时间长达11天。三、 “先签字再验货”问题突出,消费者对此反应强烈。现在快递企业通行的做法是,先签字后验货,由此导致消费纠纷频频发生。去年11月初,省工商接到消费者李某申诉,其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件价值100元的水晶饰品。三天后,中通快递公司送货上门。因水晶是易碎物品,他要求先开封看看货物再签收,可是这一要求被快递员拒绝了。快递员以“包装上没写可以先验货,所以不签字肯定不能让你拆封”为由拒绝了李某的要求,该消费者认为,快递行业的“潜规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四、“快递代签”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快递员为了减轻自身的工作量,送快件时在不验明收货人身份的情况下,就随意允许他人代签,为引发纠纷埋下隐患,并给消费者依法维权带来困难。五、邮寄货物被调包和物件损坏赔偿难。六、快递公司不认真履行保险、保价告知义务,致使货物丢失难理赔,由此引发不少消费纠纷。

  快递商家表示已经在着手引导业务改变

  最后,商家代表就自身存在的问题表示愿意整改,对消费者提出有关“先验货后签收”的潜规则表示已经在着手引导业务改变,准备从自身人员素质开始进行岗位培训,有针对性地制定改正措施,在2012年做好双十节前置工作,4月1日以后将不再出现爆仓后发货延迟和“先签字后验货”的局面。

编辑:杨毅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