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一边充电一边持续打电话 手机温度最后升至41.3℃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3-31 04:4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演示人脑解剖全过程
演示人脑解剖全过程
纪念逝去的“取胆熊”
纪念逝去的“取胆熊”
·吉林男子杀死8人包括1名婴儿 警方悬赏5万通缉
·富豪拟“妻妾协议”:一三五陪情人 二四六陪老婆
·孕妇怀胎5月婆婆让吃转胎丸 生出“双性婴儿”
·浙江贪官夫妇潜逃13年 靠给按摩店小姐做饭维生
·山西煤老板组团采购航空展 称交通不便飞机代步
·广安“兽父”奸淫13岁女儿 以不给学费生活费要挟

  一边充电一边持续打电话,手机温度最后升至41.3℃ 本报记者汤继颖摄

  手机发生爆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虽然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但很多专家和科技网站都将电池过热作为重点怀疑对象。

  本期《生活实验室》就着重来关注一下手机充电和使用时的一些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的实验并不是质疑手机质量,而是试图通过实验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手机。

  ●实验时间:3月29日

  ●实验地点:华商报社

  ●实验人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小芳、西安含光中学高中物理老师时老师

  ●实验器材:4部iPhone4S手机、非接触红外测温仪

  新闻事件

  美国一女士

  给iPhone充电时发生爆裂

  据央视报道,3月21日清晨6时30分许,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名51岁女士被自己床边"嘶嘶"作响的iPhone4吵醒,她惊慌地发现手机正在冒烟。

  "我习惯把手机放在床头几上充电,手机距我头部仅30厘米。当时房间里都是烧着的塑料的气味,还能听到嘶嘶声和一点点小爆破声,手机表面已裂开。我被吓醒后,用电脑包把它包起来扔进了卫生间水槽。"

  这位女士当时还注意到,房间里的烟雾警报器没响。她叫电工来检查电源插座,并没发现问题。

  杭州一用户

  打完电话后手机爆裂

  据《都市快报》报道,去年8月16日下午,家住杭州的袁先生正使用iPhone4时,手机突然炸裂。当时袁先生接了一个电话,讲了十几分钟后挂断,突然发现手指上多了几粒玻璃碎碴,机身保护套也已变形,机身非常烫。但苹果公司维修点工作人员认为,袁先生的手机损伤系外力造成,并非产品本身原因。

  北京一位专门研究手机安全的专家,分析了袁先生手机爆裂的三种可能性:1.外力导致机身变形和后盖破裂。2.iPhone4锂电池造成机身过烫引起爆裂。3.后盖有裂缝,平时看不出来,因长时间通话导致电池过热,使机身材料热胀冷缩,导致后盖胀裂。

  实验1 待机状态下手机温度基本不变

  实验这是一部待机状态下的iPhone4S手机,电量显示为66%。将手机锁定后,小芳使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去测量手机电池的温度。根据测温仪的要求,测量距离须保持在5-15厘米,响应时间为0.5秒。

  小芳在上午10时、中午12时、晚上8时三次测量手机在待机状态下的电池温度,分别为22.8℃、23.5℃、23.9℃。三次测试结果差距不大,平均值为23.4℃。

  结论:正常待机状态下,iPhone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2 待机状态充电 温度未超35℃

  小芳开始用专用充电器给第二部iPhone4S充电,一边充电一边观察手机温度的变化。手机仍处于待机锁定状态,未进行任何操作。

  在和充电器连接后,手机温度开始逐渐升高。充电5分钟时,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出的温度为28.6℃。继续充电,当电量达到93%时,手机温度达到了34.1℃。用手去摸,手机有明显的温度。一个多小时后,手机电量充满。这时手机温度为35.0℃。

  结论: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充电时,虽然温度有所上升,但未超过35.0℃。

  实验3 边玩游戏边充电 手机升温快

  小芳在给第三部iPhone4S手机充电时,打开了“战机”游戏开始玩耍。这时手机温度上升很快,不到3分钟就达到了30.0℃。10多分钟后,温度达到了36.3℃。30分钟后,明显感到手机发烫,测温结果为39.1℃。

  结论:边打游戏边充电,手机温度上升很快,且手机温度很高。

  实验4 不取护套边游戏边充电 手机升温更快

  这部手机有个护套。按照“实验三”的步骤进行实验,根据测温仪测量数据,这部手机的温度达到30.0℃、36.3℃和39.1℃的时间,比没有外壳的手机提前了1分钟、3分钟和5分钟。

  结论:在不取护套的情况下充电,手机温度升高更快。

  实验5 充电时持续打电话 手机变得有些烫

  小芳一边给第四部iPhone4S充电,一边打电话。时老师对手机温度变化进行测试。这次手机温度上升至30.0℃和36.3℃时所用的时间,和裹着外壳的手机相差无异。小芳不断打电话,通话35分钟后,时老师惊讶地看到:手机温度已达到了41.3℃。用手去摸手机,感觉有点烫。

  结论:充电时煲电话粥,手机不仅升温快,甚至会突破40℃。

  实验结果:不当使用会导致加速发热

  西安市含光中学高中物理老师时老师说,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不当的使用方式会导致手机加速发热。但一般情况下,40℃左右并不会使手机发生爆炸,温度升高不会是导致手机爆炸的直接原因。充电时手机发生爆炸,可能是高温损坏了手机线路导致短路,造成瞬时电流过大而引发。所以平时使用手机应注意对电池的使用和保养。

  另据一家电视媒体组织的过度充电实验:长时间过度充电的手机电池,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不良的使用和充电习惯也可能是导致手机发生爆炸的原因。

  相关实验

  iPad和iphone充电器能否混用

  在苹果官网技术支持区里有这样一段说明:iPadUSB电源适配器是一个10W的充电器。虽然设计供iPad使用,但仍可通过其对所有iPhone和iPod机型充电。

  但对“果粉”来说,有条微博让人很纠结:请不要用iPad的充电器为iPhone充电,虽然它们看起来长得一样,充电电压也都是5V,但iPhone充电的额定电流是1A,而iPad却是2.1A……混用的后果是既伤iPhone又伤iPad充电器”。iPad和iPhone充电器到底能不能混用?杭州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栏目记者通过实际测试最后得出结论:用iPad充电器给iPhone充电是安全的;而用iPhone充电器给iPad充电就难说了。

  而北京一家电视台则报道称,由于苹果充电器特殊的设计,iPad和iPhone充电器可“互相迁就”,因而可以通用。

  目前围绕这个话题,尚无明确结论。本报建议您最好还是各自用各自的。

  生活提醒

  过度充放电 影响电池寿命

  给手机充电应注意些什么呢?苹果公司软件电话技术支持方一位方姓工作人员给大家提醒了几点:

  1.现在手机都使用的是锂电池,没有记忆功能,可随用随充。

  2.白天的电流稳定,晚上的电压会高,所以尽量在白天充电。

  3.手机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是20℃~35℃,超过35℃可能影响电池寿命。

  4.使用数据线接电脑充电和使用充电器充电对电池基本没影响,只是使用专用充电器电流更稳定,利用数据线接电脑充电比专用充电器慢。

  5.充电时最好别再打开其他的应用软件,否则会加重电池负荷,影响电池寿命。

  6.超长时间充电和过度放电,可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因而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

  手机省电 试试这些办法

  iPhone 手机功能强大,不少年轻人整天不离手,因而常感觉电量不够用。怎么办呢?

  西安市西华门一家苹果俱乐部工作人员介绍了几个妙招:

  1.关闭蓝牙只要开着,它就会耗电。

  2.不使用时关闭WIFIWIFI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家或者在公司时才用得上。如果一直开着,就会不断地搜索WIFI信号。

  3.关闭震动驱动手机的震动马达工作需要消耗相当的电力,如果不是在很有必要的情况下,请关掉震动吧。

  4.尽量降低屏幕亮度屏幕是最耗电的元件之一,适当降低屏幕亮度可很大程度延长手机待机时间。

  5.关掉GPS实际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GPS,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在工作,所以出门时查完地图就关掉它。

编辑:白玫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中国每年废弃手机1亿部 可以提取1500公斤黄金   12-03-30 07:20
·刷手机可租取公共自行车 1小时内免费   12-03-30 07:17
·经开区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升标准 刷手机即可随时租取   12-03-30 05:37
·14岁女生跳楼身亡 疑与课堂上玩手机被没收有关   12-03-30 05:06
·麻将桌前苹果手机被顺走追踪 最后期限手机未归还   12-03-29 05:1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