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竟然怀疑我偷了她的钱,最近是怎么了,就跟突然变了个人似的。”近两个月来,家住西安吉庆社区的徐女士,只要一提到75岁的老母亲,心情一下子就比较差,她怎么也想不通,一向慈祥的母亲最近却突然变得健忘、多疑、易怒呢!
凌晨质问女儿偷她钱
徐女士昨日说,她的母亲退休前是西安某单位的会计,精明能干、通情达理,平日里对待子女也是慈眉善目,非常和蔼,但是近两个月来,母亲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天凌晨四点多,母亲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偷了她枕头下的5000元。”徐女士说,当时气得她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你说,她怎么能怀疑自己的女儿是贼呢?”
被母亲毫无根据地怀疑,徐女士再也无心入睡,“我爸几年前因病去世后,母亲一直由我照顾,一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全照顾她了,洗衣服做饭,收拾房子,伺候她睡下了,我才回自己家。被老太太这么无端地猜忌,我当时真的很伤心。”徐女士说,那晚她越想越委屈,整整哭了一夜。
母亲要换卧室门锁
第二天一大早,徐女士打电话通知了两个弟弟后,便赶到母亲家,一进门竟发现母亲指挥一个工人在更换卧室门锁,“你这是干嘛,好端端的干嘛要换锁,你这是防谁呢?”徐女士问母亲。“防谁,谁偷我的钱,我就防谁。”面对母亲不冷不热的回答,徐女士再次流下了眼泪。
半个月后,老太太又似乎把“丢”5000元钱的事给忘了,有天主动打电话给徐女士,还问徐女士怎么半个多月也不回家,是不是出差了。“她把人家气走了,现在竟说出差了。”徐女士的二弟徐先生说,“丢”钱风波以后,母亲的记性一天不如一天,头一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段时间,老太太隔三差五地老‘丢’钱,其实不是丢了,是她自己到处藏钱,过后忘了,找不到了,就怀疑有人偷了她的钱。”徐女士说,每次老太太一说丢钱,她就回去帮着找,每次在老太太的内衣兜里,或是褥子底下总能找到“丢”的钱。
拿着卫生纸硬说是钱
“老小、老小,常说人老了,要当小孩养,每次老太太犯糊涂,我们姐弟三人都觉得她是在发小孩脾气。”徐女士说,直到有一天,小区门口卖馒头的打电话给她,她才意识到母亲并非老糊涂了,而是真糊涂了。
“那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我们小区门口卖馒头的,他告诉我,我妈拿着一叠卫生纸去他那买馒头。”徐女士说,一听这个电话,她立刻往家赶,到小区门口时,母亲正跟卖馒头的男子吵架,只见她手里拿着一叠卫生纸,埋怨人家卖馒头的不认识钱。眼前的这个场面,让徐女士哭笑不得。
徐女士说,在此后的日子里,她母亲倒是不再“丢”钱了,只是一不留神外出遛弯就会把自己丢了。
“我外婆现在可是名人了,西一路派出所的民警几乎都知道,只要我们家人去派出所,警察都知道是我外婆丢了。”徐女士的女儿笑着说。3月初,意识到老太太的反常行为可能是病,徐女士领着母亲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经诊断,老太太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至此徐女士才明白,母亲此前种种反常,其实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昨日,在徐女士家,母亲正把混在一碗大米中的绿豆一个个挑出来。徐女士说,让老太太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其大脑。对于此前自己怀疑女儿“偷”钱的事情,老太太一脸茫然,“她现在连自己的孙子都不认识了,还能记得‘折腾’我的事呀。”徐女士笑着说。
●专家提醒
健忘是老年痴呆前兆
据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卫平介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60-65岁为1%-2%,此后每过5年发病率倍增,8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为15%-25%,90岁以上则高达40%。
刘卫平主任提醒,若老人出现健忘、反应迟钝、性格改变、多疑猜忌等情况,家人当予以重视,因为这是早期老年痴呆症的表现;而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控制、减缓病情。
“早期的老年痴呆症表现极易被当做老人的正常表现,因为我们习惯将老人当做小孩来对待。”刘卫平指出,在临床中只有14%的早期患者会主动就医检查,而80%的家属将其当做老人的正常表现。
“空巢老人”易得老年痴呆
“近年来,患者呈上升趋势,而在就诊人群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值得注意的是,独居的‘空巢老人’发病率则比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发病率高。”刘卫平说,“‘空巢老人’缺乏交流对象,导致大脑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会比其他老人更易患老年性痴呆。”
刘卫平介绍,目前,医学界对老年痴呆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证明,老年痴呆症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三高”等危险性因素,也能防“老痴”。
中年人要防老年痴呆提早来临
“老痴”对中年人“威胁”不大,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刘卫平说,中年处于向老年过渡阶段,身体机能包括脑力都在走下坡路,在此阶段未雨绸缪,培养健康用脑习惯,对避免、延迟老年性痴呆发生有积极意义。中年人要注意应对压力,缓解焦虑,维持平和心态。“过分殚精竭虑,做超出能力的事情,长此以往可能造成慢性脑损伤,使得老年性痴呆病提早来临。”
本报记者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