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90后”大学生弃优厚薪金为智障儿童做义工保姆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新网  2012-04-01 11: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哥哥”自杀地变花海
“哥哥”自杀地变花海
中国最有魅力20位“大叔”
中国最有魅力20位“大叔”
·上海设高中实验班 欲培养“浩然正气”男生
·女大学生遇色狼被拍下裸照 谎称患艾滋逃离魔爪
·老板收留吸毒老乡进厂遭割喉 动脉几乎全被割断
·江苏常熟失踪女老板被抓后家人撇清与其关系
·组图:广西桂林运钞车侧翻 现金紧急转运
·富二代开豪车抢劫路人被捕 其父一本存折存款千万
 

  “亮哥精神”感染他人

  和智障孩子同住,甚至是孩子家长都难以做到的,这也是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托养中心的原因。每天晚上,陈晓亮只能睡半宿觉,另外值班的半宿他必须保持清醒,因为有的孩子要上厕所,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去上厕所,会把屎尿拉在被子里……对于智障孩子来说,一切皆可能发生,而且自己还浑然不觉。

  “刚来我们这儿的人都会感到害怕,但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虽然他们智力上有缺陷,但他们都很特别,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陈晓亮说。“我们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

  托养中心的孩子每天都要上课,老师分为两种:培训老师和康复老师。培训老师是给孩子培训一些基本的技能,而康复老师是帮助这些孩子做一些智力上、行为上的康复训练。陈晓亮兼任两种老师。作为培训老师,他的拿手好戏是羽毛球。

  为了学打羽毛球,陈晓亮自掏腰包去体育场地找人打球。“硬是厚着脸皮进场地去跟人家学,有时候,人家都烦我,不搭理我。”谈起当初的事情,陈晓亮有些感伤。

  有一年教师节,托养中心曾给他颁了“特别委屈奖”,“我的同班同学现在每月都能挣两三千元,养活自己不是问题,但我现在,不但不能给父母钱,反而还需要他们‘救济’。”今年,因表现突出,他的义工补助从六百五十元涨到了一千元多一点儿。“其实,我是真舍不得离开这些孩子们……”陈晓亮说。

  作为义工的陈晓亮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做什么,义工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依旧是个新鲜名词。“不管做什么,我想,我都不会离这些孩子太远。”托养中心主任方东海表示,现在陈晓亮的“亮哥精神”已经成为中心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总结起来说就是,简单做人、开心做事、快乐奉献、幸福生活。他的故事可以鼓舞更多人加入到义工行列中来。

  如今,当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托养中心时,可以看到写着“亮哥精神”的条幅。“亮哥是谁?”学生们交头接耳,却不知道与他们同样是“90后”的陈晓亮,正站在一旁腼腆而又不好意思地笑着。“现在看着到处写着你名字的标语,感觉如何?”记者问道。“没什么感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陈晓亮的回答很淡然。

  “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如果我们不管他们,他们就会受欺负。”陈晓亮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给别人带来幸福,莫过于鼓励更多的人,给别人带来幸福。”他如是说。(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杨海全)

  感 言

  青春怎样无悔

  陈晓亮其实是当代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争当现代公民的生动模板。

  他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多元社会一个尖锐的问题:青春怎样才能无悔。

  对于一个优秀的农村大学生而言,他本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一条“前人”踏过无数遍的路找到一份好工作,努力奋斗,买车买房,过上舒心的现代生活。这本无可厚非。

  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布满艰辛的小径做义工。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智障残疾人,燃烧自己的激情,为他们的幸福保驾护航,自己无怨无悔。

  学会奉献,学会在必要时刻,能够为他人献出爱心,扶危济困,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年轻人步入社会时,相对稀缺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显得难能可贵。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给别人带来幸福。我们为陈晓亮喝彩的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社会公益。同时,我们也应当逐步提高社工待遇和地位,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让这些有志青年的无悔青春,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编辑:齐书伟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华商义工联盟”等有你加入 爱心商家报名继续   12-02-29 14:42
·组图:奥巴马一家“马丁路德金日”当义工   12-01-17 11:5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