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有任用”到涉嫌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4个月的时间内,原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完成了自己仕途的滑铁卢。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官方的调查结果是,毛小平涉嫌严重违纪,先后收受各种贿赂折合人民币57.7万。同时,毛小平严重道德败坏,与两名女性“通奸”。可以预期,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牢狱之灾了。
在毛小平去年12月22日被江苏省委宣布免职“另有任用”之后,他一直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最为诡异的是,2012年2月9日,江苏省“两会”召开之际,新华社江苏分社还发布消息称:“毛小平现任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成员(正厅级)。”事实上他并未前去就职。
互联网上,毛小平的情妇成了热搜词,牵涉到某明星与某记者;甚至还有传言说他已跳楼自杀。流言就这样自由地生长着,没有官方澄清——证实或辟谣。这是中国反腐过程中司空见惯的情景,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侦查秉持不公开原则没有错,但对其立案调查和开除党籍处分本身,无疑应第一时间公之于众。有时候,与其怪谣言惑众,不如致力于将信息透明化,“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甚至目前,关于毛小平受贿57.7万元,与两女“通奸”的报道也来自媒体调查,信息的透露者并不具名,而官方此前并无任何消息的主动释放。
毛小平受贿和“通奸”的消息,在微博上进一步扩散。民间一直有对腐败痛恨的浓烈情绪,但奇怪的是,关于毛小平,我们看到的多是这样的反讽话语:“才57万,太清廉了。”“果真如此,你说这样的干部算好干部还是坏干部呢?”……说这些话的很多人还是加V的知名用户。似乎依他们的经验和对现实的了解,一个市委书记“只”受贿五十余万,实在是太过毛毛雨了。这种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暂且不论,但我们的确是看惯了贪污金额动辄就是上千万的腐败分子。
关于腐败,官方的说法包括两种:一是,不坚决反腐败,会亡党亡国——这意味着腐败已经相当严重;二是,腐败分子属于少数,大多数干部还是好同志。其实,这两种说法不无矛盾,而从民间的反应看,似乎更相信前者。互联网上激扬文字的意见领袖固然如此,市井巷弄插科打诨的贩夫走卒亦不例外。这样的舆论生态,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处。那些相对廉洁的官员,也会因腐败分子过于难看的吃相,而受到连累与责难。
从维护执政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是该采取点什么行动了;从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更不能无所作为。要点是,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展现正面形象。问题在于,舆论的养成已有相当长时日,官员们不能靠每天口号式的表态宣讲,来扭转固有印象,那只会增加民众反感,无法激起对清廉的信任——那些几天前还在党代会上义正词严,一转身就原形毕露落了马的高官,我们见得还少么?
既然执政党有反腐的决心,而党内亦多有两袖清风之士,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官员财产公布。这样做,既有利于打击贪腐硕鼠,也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韩福东知名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