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李禹娜(右)和莫慧琳在学校科技馆操作科技小装置。 重庆晨报记者 黄宇 摄
她们调查得知近半小学生都玩平板电脑;论文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
当越来越小的孩子成为“平板电脑控”,家长还为孩子小小年纪就能熟练的玩转电脑而高兴时,两位小学生却经过半年的调查,针对小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利弊,写成了近5000多字的科学研究论文,呼吁小伙伴要健康使用平板电脑。在第27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这篇论文获得了科学研究论文小学组一等奖。
昨日,记者来到九龙坡石新路小学,找到了这两位年仅11岁的莫慧琳和李禹娜,了解她们背后的故事。
她们的故事
实地调查,她们被大人拒绝10多次
“我们是石新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我们是死党。”昨日,两人齐声自我介绍。说完,两人对视一下都笑了起来,活泼俏皮的女孩天性展现出来。
这对“小姐妹”不仅爱一起玩,也爱一起学习,两人不仅语文成绩好,也很喜欢学习科学知识。
平板电脑引发两人调查
为什么会研究平板电脑?李禹娜说,这是因为平板电脑在班上太流行了,愤怒的小鸟、穿越火线、太空大战都是大家喜欢的游戏,同学间的聊天全都围绕着游戏进行,有的同学还把PSP或手机带到学校里,偷偷地玩。
“班上有48名同学,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有平板电脑,有的还不止一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玩过平板电脑。”两人的论文辅导老师周泽武说,之前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直到有家长反映,孩子因为爱玩平板电脑,回家都不看书和写作业了。
走访调研被拒十几次
从去年9月份开始准备,到今年2月份进入最终的倡议阶段,两人花了半年完成了近5000字论文《常用“平板”伤不起关于小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调查报告》。论文写得清楚详实,抽样调查、个人实验、专家采访,每个环节都很到位,一举在第27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科学研究论文小学组一等奖。
“得到这个奖我们很高兴,也不枉我们这么辛苦。”李禹娜说,为了采访到电脑技术人员,她们去了石桥铺电脑城。“他们觉得我们是闹着玩的,说小孩子写什么论文,都说没时间就赶我们走了。我们被拒绝了十几次,才终于找到一个愿意说的。”
“论文改了十几次。”莫慧琳瞪大了眼睛说,平时的作文都只用写几百字,但她们却要写数千字的论文,最开始摸不到门路,她们就边问边改,最终写出了这篇论文。
同学不再是“平板控”
论文获奖后,两人却没有停止研究,而是当起了宣传员。在班上的“辩论会”上,两人舌战班上46名同学,分析平板电脑的利弊。两人利用充分的论据,将平板电脑的利弊给同学讲清楚。
“我们也从自身做起,不玩平板电脑了。”李禹娜像个“小大人”。她说,现在还主动当起了宣传员,看到5岁的弟弟玩平板电脑,她也会提醒阿姨注意。
接下来,学校还准备在全校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都注意健康使用平板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