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温州某社区主任常年参与献血公益,不仅宣传献血,自己也带头7次献血,总计1600毫升。今年2月21日、27日,在她丈夫身患重病需要输血时,她到温州中心血站求助两次遭到拒绝,几经波折才拿到血。此事经本网报道后,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新浪微博几条关于此事件的微博共被转发4000余次,评论过1000条。
【温州网·原创报道】19日,温州网《凭献血证无法优先用血?温州中心血站为误会致歉》一文发表后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网友们表示对此事难以接受的同时,也希望中心血站能够尽快作出合理的解释。
温州某社区主任常年参与献血公益,不仅宣传献血,自己也带头7次献血,总计1600毫升。今年2月21日、27日,在她丈夫身患重病需要输血时,她到温州中心血站求助两次遭到拒绝,几经波折才拿到血。
《在线监督》对此进行采访、报道之后,事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新浪微博几条关于此事件的微博共被转发4000余次,评论过1000条。网友在批评的同时呼吁,血站对此应作出正面解释。
网友言语犀利 要求血站作出正面解释
“青山明鉴”言语犀利,他说:“大力宣传献血是不应该有回报的,我们的精神应该像雷锋一样!但是老百姓都知道,我们输血是要钱买的,那时候就不是奉献精神了。双重标准,难道是人格分裂了吗?”
“白雪皑皑的wb说”认为这是机构的管理存在问题,是机构公信力的缺失,不是个人的问题那么简单,不能仅仅将责任推卸到窗口人员,血站应给出合理解释。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中在微博上表示,血站的这种行为是只想获取,不想回报,对献血者没有感恩的心。
“落雪是花博报”说:维护公信力,温州血站站长必须给温州所有无偿献血人一个真诚的道歉,血站窗口的办事人员抹黑形象,必须辞退!
对此事件,有少数网友保持着理智、积极的看法,他们觉得不能因为部分单位的失职而丧失了对公益的信心,大家反而更应该用行动维护公益。
“阿布卷”:“不应该‘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虽然小部分的不良行为足够伤透我们的心,但不能全盘否定无偿献血的意义。”“一个嗨皮的小男人”的话很中肯,他主张健康献血,“我个人的意见是应该去健康献血,正是因为缺少而珍贵,献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让这个社会充满爱。”
不少网友反映曾有类似遭遇
网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令人比较意外的是,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网友“ISPO歪歪”说:“前几天在苏州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血站,也有患者家属前来询问献血人家属如何享受免费用血的事。血站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说,我们这里只管采血,用血要去找医院。家属说就是医院让我们来找你们啊!心寒!”
“余迪”说,关于献血和享受,也亲身经历过。“这些年,我累计献血将近3000cc,去年我爸在上海动手术用血,用血费用回慈溪报销了,可是用血互助金必须在上海退,退还的条件是在上海献血400cc。后来,我爸去复查,我去抽了400cc给他们,他们退给我4800块钱,这和卖血有区别吗?”
“挚16”:“父亲去世前动手术,医院叫我们自己献血方可手术。我们仨都有几次献血,精疲力尽的我们提出‘一人献血,全家受益’之事,医院根本不理睬。”
血站:当天血库极度紧张,尽快给出调查结果
19日,记者再次与温州中心血站副站长黄国永取得联系,黄副站长首先对该事件的发生表示歉意,另外,他说血站已经针对该事件进行自查。
黄站长说,在调查中他们通过查询库存记录发现,事发时中心血站库存差不多低到极限:2月21日A型血库存29个单位, 2月27日A型血仅剩12.5个单位,所以当时确实存在供血困难。
据他描述,市区自2月份起各大医院A型血告急,王女士当天过来要的恰好是A型血,所以工作人员会建议她“互助献血”,可能在过程中双方言语误会,造成王女士的不满。好在血站给王女士提供了血液。两次分别提供了1个单位和2个单位的A型血。
详细的调查情况还需要一点时间,黄站长表示尽快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记者 戴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