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一些医院集中出现保定患者住院治疗现象。记者赴保定调查发现,保定各大医院限收职工医保病人。据悉,保定实行名为“总额预付制”医保新政,医保中心给医院定指标,要求医生限收职工医保病人,超出限额的由医生自行承担,若要在当地治疗,患者只能自费。(4月23日《新京报》)
很显然,当一种医保支付制度使患者就医无门,让医院想收治病人而不能,它一定是非常荒诞的。
在这个让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很不满意的“荒诞”医保支付制度下,当地各大公立医院的医生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和困惑的境地。如果医生收治职工医保病人带来的结果不是“多劳多得”,而可能是“多劳多罚”,医生会既没有动力去多收治职工医保病人,也难有积极性去更好地救治那些危重的病人。
显然,这项医保支付新政本身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其实施结果也充分暴露了各种弊端,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这种颇为荒诞的医保支付制度为何得以推行呢?最主要的原因无非是:它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的增长。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医保付费制度下,医疗机构是按医疗项目向患者收费,医保基金则按医疗项目向医疗机构支付医保报销费用。因此,医生通过多开药、多检查、多做治疗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让医保基金面临透支风险。相对于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最高的,控制了职工医保支付也就控制了医保基金支出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出台医保支付新政,革除现行医保支付制度弊端确实很有必要。那么,有没有一种医保支付制度既能让参保人很满意,又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避免透支的风险?显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实施的医保制度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医改才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这却不能成为某些不合理医保支付新政被草率推行的理由。与其乱改乱试,出现问题后又推倒重来,朝令夕改以至于改得人们对医保保障无所适从,甚至付出健康和生命被威胁和损害的沉重代价,那还不如暂时不改。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那些本身存在着严重弊端的医改新政草率出台?笔者以为,以下一些原则是无法被绕开的。其一、医改新政不可挫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要让医务人员相信,医改不是要让医院的收入大幅下降、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减少,而是要根治“过度医疗”、“欺诈医疗”等医疗乱象。如此,医改新政才能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减少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其二、广大患者看病不应该较以往更难、更贵。医疗收费标准并非越低越好,医疗费也不是只能降不能涨,但是前提是各级政府得切实加大对公共医疗的投入、医保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公众享受到的医保待遇不断提高。(作者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