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0日起,实名制火车票遗失后,可以挂失和补办了,不过要交2元钱的手续费。虽然,遵照世间公认的常理和常情,对于所有采用实名制的交易票据,这样的措施,只不过是当今全球市场商业和服务中的基本常识罢了,本来就该是理所当然,无足为怪的。但是,顾及中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铁路交通服务的现状,实事求是地看,这对于中国千千万万搭乘火车的旅客,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可以说,这一举措相当吻合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可见虽然快慢多少有别,但无论是谁,都有进步改善的可能,所以,我觉得不妨借此机会不遗余力地鼓励和表扬。毕竟,在火车票挂失补办这个问题上,此前有一个既众所周知,又令人费解且哭笑不得的事实:实名制火车票虽然一人一票,与乘客身份一一对应,严丝合缝,可一旦遗失,按铁道部曾经的规定,虽然也可以挂失,也能够补办,但是,必须重新购买。也就是说,一旦你丢了票还想乘车,就得花双倍的铁路路费。愿意尊重事实真伪和牢记历史教训的人,想必都清楚这个曾经的规定,是如何让人顿感不爽和寒碜,而不慎遗失车票的乘客,不得不在心中打起一个千千结——吊诡的是,拟定规定的人似乎不清楚,在这种有悖常理常情的规定之下,丢票乘客损失了钞票剩下一肚子不满,而对铁路的公共形象而言,则可谓是雪上加霜——这样一个并非多赢而是双输的规定,竟然能够出台施行,成为话柄乃是必然。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许多深思善识的人发现,这规定简直是对火车票实名制的最大讽刺。基于上述的背景,即可见实名制火车票挂失补办新办法,在现实中呈现的巨大进步,理当领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训中蕴含的体谅和赞赏。而进一步升华和阐发其中可能包含的意义,则不难察觉,在铁路全面提速和高铁建设高潮中,铁路硬件的升级换代,正在倒逼铁路改善服务,渐次迫使软件的更新——实名制火车票遗失挂失的新办法,当然就是一个新鲜热辣的例证。
不过也必须承认,新规定尚残留不少让人费解和不满意之处,并非十全十美。比如,据媒体报道,新办法规定了三种情况不能挂失补票,其中有一种情况是“原车票已经退票”,这就有些让人费解。让人不易理解之处有二:其一,如果有乘客已经退票了,却谎称丢票而来挂失,那么可以断定此人不是脑残就是人品有问题。其二,如果拾得车票的人,贪不义之财,冒充乘客成功退了票,那么,请问在车票实名制的前提下怎么办到的?如果真发生了,那多半是挂失退票工作人员失察或者徇私,貌似应该由铁路票务部门承担责任——切忌不要以为第二代身份证的防伪功能和实名制车票是吃素的。
当然,新规定虽有不尽完善之处,但纯属瑕不掩瑜。综观世间万事万物,包括铁路在内的各种领域,切实的进步总是渐进而由微而见著的,而且永远是值得喝彩的主流。具体到铁路客运的现状,直面这个国营行业的特殊属性,就不能无视它庞大的躯体之上,还连着一根计划经济的脐带这一事实,故而也应该看到,正因为此,至少在客运服务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我刚好有新鲜而切身的体会,5月2日下午,我乘高铁由广州至长沙,就发现广州火车南站建筑美轮美奂,屋顶却在漏水,购票厅也漂亮得紧,却汗臭扑鼻,显然是30摄氏度气温下没有空调所致,此外,购票时还不能刷卡——我于是在挥汗如雨中有了真真切切的体味,相较于高铁车厢内的先进程度,以及比空姐还漂亮的乘务员,至少这个专为高铁而设的广州南站,至少在票务环境和硬件方面,可以挖掘和利用的潜力显然非常巨大,称其为前程似锦,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令狐补充 知名网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