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业内透露文物鉴定界内幕:部分专家卖证书敛财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2-10-24 08:1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业内呼吁建立鉴定追责制度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克伦告诉记者,由于政府部门对文物鉴定监管存在空白,导致鉴定证书随处见,一些人只要上过电视,经过媒体宣扬,或是戴上文博机构的光环,就成了“鉴定专家”,可以随意开展文物鉴定活动,这么干肯定要出大问题!他认为,乱鉴定是因为不承担法律责任,要治理鉴定乱象,一定要建立鉴定追责制度,谁鉴定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一些就可让一些人不敢乱讲话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民间鉴定机构,相关媒体和机构也组织专家,在各地举办一轮又一轮的鉴宝活动,政府对这些活动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一些鉴定机构从工商部门取得了营业执照,但文物部门并未获授权管理审核。有的鉴定机构虽然取得了工商营业执照,但工商部门对文物鉴定人员和机构的鉴定水平、资质,根本没有识别能力,也负不起责任。

当前,尤其要对文博机构人员从事鉴定建立更严格的规范制度。故宫博物院退休专家杨静荣曾经多次上电视参加鉴定活动,并受聘于多家鉴定机构开展鉴定,他对鉴定客户说:我就是靠鉴定挣钱!故宫博物院虽然就文物鉴定发表了‘免责声明’,但并未禁止专家以个人身份出来搞鉴定,如果未获单位的书面授权,鉴定行为属个人行为,后果由本人承担,故宫博物院对此不承担责任,实际上就是对鉴定行为还是管不了。

刘文杰认为,必须重建和完善鉴定专家体系,规范鉴定标准,文博机构是收藏机构,不是鉴定机构,有了文博职称,不一定就达到鉴定专家条件,文博系统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出的问题也很多,要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民间收藏家张允民、央视鉴宝栏目专家组成员丘小君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对鉴定从业人员建立实物鉴定考试制度,将真假物品混在一起建立题库,对鉴定从业人员进行实物鉴定考试,在确保公正前提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自然就会淘汰那些伪专家,让真的人才脱颖而出。(石庆伟)

编辑:海娜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