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河北内丘县邢窑遗址出土大量古代珍贵文物遗存

来源: 新华网  2012-11-01 17:33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新华网石家庄11月1日电 今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邢台市内丘县城内一处工地上考古清理出北朝至隋唐时期窑炉遗址11座,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20万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三彩瓷片以及鸳鸯筒足盘等珍贵文物遗存。

  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内丘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介绍,在新近的考古发掘中,遗址区不但出土了瓦当,还有烧制瓦当的模子,其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形制大,中间莲蓬逼真,规格很高,在古代应该是官府府邸使用的。

  据介绍,新发现的陶制鸳鸯筒足盘,和现今人们使用的鸳鸯锅类似,陶盘的两边可以放置不同菜肴,这表明一千多年前人们就讲究分餐。

  考古资料表明,邢窑创烧于南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时已达到鼎盛阶段,成为中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精美的细白瓷不仅作为贡品入主宫廷,还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因在古代通常以烧制陶瓷的窑场所在地的州命名,内丘在唐代隶属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窑”,简称“邢窑”。

  今年4月,在原内丘县城服务楼及周边区域建筑拆迁改造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在施工前考古勘探,发现了多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并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