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福建连江县琯头镇,金贝儿幼儿园里等待放学的小朋友。园长介绍,目前该幼儿园里的小朋友80%是外籍的“洋娃娃”。
11月22日,福建连江县琯头镇,幼儿园放学后,一名小朋友跟着家人回家。
“有差距”的教育
“洋留守”到国外后,要先学语言才能上小学,往往比国外学生晚了一两年
小豪两年来坐在爷爷的三轮车后面去幼儿园上学。但放学后他不做作业,沉迷于玩具和ipad上的各种游戏。
奶奶郑秀梅说,对他毫无办法,从没打过小豪。
长乐市实验幼儿园是全市最大的公办幼儿园,共有13个班,每个班上都有10名左右的“洋留守”。
园长陈美琴总结“洋留守”的特点:在行为习惯上不如父母带的孩子,对各种信息接受的程度不如父母带的孩子,家园配合(家长和幼儿园的配合)不好,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她举例说,小班组织孩子们排队喝水,一名3岁的“洋留守”总不排队,老师教育多次都没用。孩子的爷爷得知后,以为老师为难他孙子,多次跟老师吵架。
陈美琴介绍,长乐市实验幼儿园、猴屿华侨中心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执行的都是“国家标准课程“,“洋留守”跟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并没有外语等特殊教学。
也有个别幼儿园注意到了“洋留守”的需求,从而开拓市场。琯头镇的“华侨幼儿园”有230名学生,幼儿园的林园长称,2005年以来每年80%的是“洋娃娃”。
福州市政协网站上一篇名为《洋留守儿童面临教育难题委员建议侨乡设高质量小学》的材料提到:“侨乡幼儿园大部分条件差、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保教水平不高,与新移民对教育的期望有一定差距。”文章认为“尚未建立针对外籍小公民身份特点的教学方法,这些孩子回到移居国居住后,幼时对家乡的记忆逐渐淡化。”
美国福建同乡会主席郑棋不赞成“洋娃娃”在国内接受教育。3至6岁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对于那些留守的孩子来说,“家长”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老人们的教育观,与现代社会的育儿理念会有不同。
倪法林认为,“洋留守”在物质上比较充裕,但精神上比较叛逆,而且严重依赖祖父母,跟父母的关系冷淡。
郑棋认为“洋留守”接受的教育危害很大,等他们到国外后,要从零开始,往往跟不上当地同龄人的步伐。
据郑棋了解的情况,“洋留守”回去后,要先从幼儿园学起或学习一两年的语言,才能上小学,往往比国外学生晚了一两年。
“留守”的生活
“洋娃娃”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参加新农合等医保,如果得了大病他们会到美国去看病
在长乐市妇联陈副主席看来,“洋留守”有两种。一种是像小豪这样出生在国外,拥有外国国籍的孩子。他们占现在的“洋留守”的大多数,一般年龄较小,5岁之前就会回到国外。
另一种是出生在中国的儿童,父母在其年幼时出国了。他们一般在中国生活时间比较长,在父母取得外国的国籍后才能去国外。这一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候比较多。
琯头镇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倪法林则认为,“洋留守”单指拥有外国国籍的孩子。
美国福建同乡会主席郑棋认为,福州市政协的统计材料数字相对保守,他认为福州至少有2万名“洋留守”。
倪法林说,一个留守的“洋娃娃”,“就是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如果搞得不好,可能就涉及外事方面”。
他称地方政府很重视“洋娃娃”的人身安全、疫苗接种、卫生健康问题。
猴屿村村支书郑心航、猴屿乡副书记郑玉秀都说,政府对“洋留守”一视同仁,跟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都是中国人”。
猴屿乡卫生院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全乡共有6名“洋娃娃”被抱回来,他们进行了疫苗接种。
“洋娃娃”在医疗方面与当地孩子的差别是,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参加新农合等医保。
据琯头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林祖勋介绍,大部分“洋娃娃”看病都是在村镇医院自费,如果患的是重病,那么美国有更高的医疗保障水平。在非法移民主要聚居的美国加州,即使没钱看病,也可享受全面医疗保障。
对于父母在美国但没取得绿卡、自己没有美国国籍的孩子,孩子会被默认为中国人,可以去上户口,这样的“洋娃娃”可以享受9年义务教育。
猴屿华侨中心幼儿园园长邹荣说,每个学期都有几个“小公民”中途不辞而别。美国法律规定,儿童护照的有效期限为五年。因此很多“洋留守”在5岁之前都会飞回美国。
读完幼儿园的这个学期,小豪就要去纽约了。他对见父母没有概念,问他想不想念爸爸妈妈,他迅速回答“不想”。
根据现行美国移民法律规定,等美国籍子女21岁时,非美国籍的父母可以随孩子入籍。按这个规定,小豪的父母如果自己“拼”不到绿卡,就只能等小豪慢慢长大。
□新京报记者冯军实习生王磊福建报道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