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作家马伯庸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详尽披露了河北冀州冀宝斋博物馆的“惊人”藏品。其中有“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钗大缸、颠覆中国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纹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红描金12生肖等。作者称这里的部分藏品足以毁掉观者
的三观和大脑……(7月9日《广州日报》)
盛世收藏,文物吃香,鉴宝节目泛滥,炒热文物市场。在此大众喧嚣和市场氛围下,大量的文物赝品出现也就不可避免。可以说,非理性的文物热下,文物市场往往出现真假莫辨的闹剧。
在此市场氛围下,河北冀州出现冀宝斋这样的雷人博物馆,反而具有特殊的娱乐效应。这体现了一种极端反智的辩证法,假到真处反而坦诚得可爱,赝到极致却有另一番恶搞至死的大众文物色彩。你有唐三彩,我藏汉五彩;你玩元青花,我爱晋青花;你说上古有陶罐,我有尧帝真瓷器;国有传世独家真品,我偏搞个成双入对……而且,这个冀宝斋的藏品,个头都挺大,色彩极鲜艳,而且现代衣装也“穿越”到元朝。更有趣的是,藏者坚信他的藏品中没有赝品。
越是如此,越发显得这家博物馆的奇妙。而且,这种奇妙就发酵于堂而皇之的伪文化中,从而折射出一股无厘头的民间收藏趣味。如果这家博物馆馆主的意趣仅止于此,他所馆藏的那些大而全的雷人赝品,虽然缺乏真正的文物价值,但却比真品更有娱乐剩余价值。而且,透过其反智的伪文化表象,也可具有强烈的社会反讽意义——文物热潮下光怪陆离的中国文物市场怪现状。
不过,相比一些文物专家的信口胡言,还有制假售假者的文物骗子,冀宝斋的这位村支书馆长对社会是无害的。当然,正如收藏家马未都所言,如果冀宝斋是迎合地方政府以博物馆促进本地文化发展的产物,并且借力公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如博物馆暗藏的地产利益,那这种大愚若智的收藏,就值得警惕了。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