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黄新渝同学展示他的“资产”———助人为乐的好事。
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了,不仅仅能够存钱,也能帮你储蓄“道德财富”。
近日,重庆两江中学校园里开起了一家经营特殊业务的“银行”,中学生的善行义举在这里被折算成一定分值以道德资产的形式记录在存折上。“善行银行”的财富,已成为校园里的“通用货币”,同学们的道德资产可任意兑换各种奖励。
初一4班的黄新渝在善行银行的个人资产位居榜首,成为唯一的金卡客户。在他那本存折卡上,密密麻麻书写着“日行一善”的行为,他的积分已超过了100分。
黄新渝班里有一位患脑瘫、行动不便的同学叫谭淳文。每天上学、放学、打饭、上厕所,黄新渝都会特别留意他。“我来扶你吧!”“我来背你吧!”“我送你回家吧!”13岁的黄新渝,养成了一种习惯,看到谭淳文需要帮助,总会向他伸出援手。
这些事被班里同学、老师见证,一一存进了善行银行,这让他拥有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道德资产”。
德育处的老师介绍,善行银行储蓄纳入到学生个人学期的综合考评中。银行授予的金卡储户、银卡储户都将享受被推荐先进的特权。银卡储户可获得参加学校各项先进评比的资格,金卡储户会作为全校的先进直接推荐给区里。鉴于黄新渝的善行储蓄成绩,学校已将唯一的区“学雷锋标兵”名额留给了他。
“3月21日,我在公交车上给一位老人让座。”
“3月25日,我在学校食堂捡到一个钱包,随后交给班主任。”
“4月2日,妈妈下班看起来很累,我帮着她一起做家务,洗碗、洗衣服”……
昨日,“善行储蓄”银行行长、高一学生余美君,和一帮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一起整理着最近班级分行记录的行善资料。
他们把这些记录,一一核对时间和见证人后,认真地誊写在客户的存折本上,再慎重盖上“善行银行”的大红章。
余美君说,善行银行是学校开的,但经营管理者全是中学生。“善行银行”总行设理事会,总管银行工作,各年级设银行分行,各班级设“善行”银行营业点。尽管不具备普通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可存取汇兑业务与之相似,凡两江中学在校生,通过申请,都能得到由“善行银行”理事会发放的“银行卡”,然后进行善行储蓄。
善行银行,目前主要有四种储蓄方式。一是时间储蓄,把同学平时所做善举的时间记录,积累成一定量进行积分;二是实物储蓄,把学生闲置的图书、多余的衣物,文具等折算成积分存入善行银行;三为基金储蓄,学生所拥有的爱心款将被存入善行银行进行累计积分;第四种为实践储蓄,每期学生都要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等级折算成积分。
道德资产可以兑换奖励,是善行银行最大的业务特点和优势。
按照善行银行的积分细则,义务劳动或志愿者服务,累计一小时记5分、两小时记10分。实践活动中,连续善行累计满4天,奖励3分。捐赠实物和基金的同学,价值5元以内记1分,20元以上记4分。
副行长沈思宇,也是高一学生,她介绍,善行银行在德育处老师的指导下,每月会开展一次结算兑换,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富翁”同学可享受多项奖励。
能荣登“富翁榜”,享受学校奖励的,一般是每月累计30分以上的同学。在兑换当天,学校会颁发一张喜报,为该同学提供一次展示的机会,或者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一个小小的梦想,如当一回光荣的升旗手、当一回校园广播站播音员、免费在校广播室点歌、旁听一节喜欢的老师的课等。
不仅如此,这些同学还可选择在善行银行兑换价值20元的虚拟善行币一张。如今,善行币已成为学校的通用货币,拿着它可以在食堂、超市任意消费。
善言善行能存进“银行”
公交上让座、捡到钱包、帮妈妈做家务……
道德资产可兑换奖励 张榜表扬、当播音员、当升旗手、免费点歌……
金卡客户还享受特权 纳入综合考评、享受推荐先进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