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启峰
带上自驾游护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日前,榆林的张先生就拿着当地一家旅行社发行的自驾游护照去宁夏旅游,却没有享受到免票和折扣优惠(本报曾报道过此事),这引发了各界对自驾游护照的广泛关注。而在网络上,也有网友吐槽类似的经历。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和火热,从2007年开始,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各种自驾游护照。目前在我省也有4种版本。虽然名字相似,但有些主打免票,有些则主打打折;有些签约上千家景区,有的则仅有二三百家。令人眼花缭乱的自驾游护照,究竟哪个才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又同质化的市场究竟怎么了?
兴起
我省已有4种自驾游护照 售价均不足百元
“大概从2007年开始,江浙沪一带就开始出现自驾游护照。”省内一家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甚至有一些企业投入数千万来做这块市场,但因为市场定位不准,景区免票的少,打折的多;热门景区少,中小型景区多;售价高达一二百元,最终失败。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私家车的普及和主要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等因素的叠加,自驾游成为很多人出游的首选。曾有报道称,很多景区自驾游比重占到50%以上。自驾游市场也越来越被商家看重。
2010年后,自驾游护照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出现。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除江浙沪地区外,还有河南、山东、四川、湖北等地也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自驾游护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自驾游护照或者类似产品已有40家之多,售价最低六七十元,最高600元。
我省目前已有四种“护照”,最早出现的是2012年开始发行的“行游天下自驾车旅游护照”。2013年又陆续出现榆林羊老大旅行社发行的“榆林自驾游护照”;专门针对冬季周边旅游消费的、由魅力西安杂志社发行的“热游护照”,以及中旅西北分公司发行的“星旅易游旅行护照”。这几种自驾游护照中,售价最低为六七十元,最高的不到100元;而在合作景区数量上,从二三百家到上千家不等。
“自驾游护照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热起来,游客的需求是很重要的原因。”研究自驾游市场多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严艳教授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十一黄金周”陕西旅游人次中的自驾游客超过半数。“最集中的时间段是2013年下半年,大家看到自驾游护照一下子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而且市场火爆,反响非常好,一些旅游相关企业认为进入门槛很低,全国一下子出现了几十家类似的自驾游护照,地方性的旅游护照开始遍地开花。”行游天下自驾游护照发行方负责人杨贵军说,“但目前市场的确很乱,发行方实力良莠不齐,不乏有浑水摸鱼者。市场仍处于培育和导入阶段,缺乏领导性品牌。”
市场
车主免票 同行人员打折 游客得实惠 景区赚人气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西安市民屠先生打算带着家人去周边地区自驾游。“我有一本自驾游护照,景区门票按100元算,我自己免费,家里其余三口人可以打8折,算下来400元门票只需花240元,基本能省下单趟的油钱。”他笑着说。
“去年‘十一黄金周’我们做过市场调研,自驾游一辆车三四人的占到六成以上。”杨贵军说,因为自驾游护照的运营方式是在签约景区一车一证、可以转借,车主免票、同行人员打折、节假日通用,这种模式既优惠游客,又给景区带来门票收入和人气,同时又与国家的旅游惠民政策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多赢的事情,因此一经发起迅速波及全国,甚至会改变老百姓的旅游习惯。
持照旅客增加,对各景区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事。乾陵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赵文军告诉记者,“对于景区来说,借助发行方的平台,也是对景区的一种宣传。”他说,“去年持自驾游护照到乾陵的游客有近1000人,人数不是太多,但第一年能有此成绩也很不错了。”而现在,已经有河南、山东、河北等多家发行自驾游护照的企业来找他们谈合作。
“现在到我们这里来的自驾游客越来越多,几乎与团队旅游人数持平,甚至更多。”关山草原管委会宣传科科长高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有好几家企业来谈加盟,既有省内的,也有周边省份的。有些打电话,有的来人,也有部分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介入这一市场。”曾对自驾游护照市场做过调研的西安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张先生称,如果不挣钱企业肯定不会做;景区不赚钱也不会和自驾游护照合作,因为自驾游很少一个人去,能够拉动景区的吃住等消费,“很明显,各方都在受益。”
陕西省有关主管部门的一位人士也认为,自驾游护照是一种新生事物,为迅猛增长的自驾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让企业能够获利。
有业内人士称,由于自驾游护照采用景区、游客、商家三方共赢的模式,有望成为未来旅游市场最具前景的营销模式。而签约景区的数量和质量将成为决定因素,因此区域性旅游护照将会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