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一中语文教师向连吾
2014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在结构和分值上保持一致,难易持平,题型稳定,考点明晰,显示了平易稳重的风格。一如既往地贴近生活、关注热点,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和陕西厚土的底蕴。体现了“在贴近生活中追求稳重,在传承文化中彰显价值”的特点。
首先是贴近生活、关注热点。从材料的选取上、问题的导向上,鲜明地体现了生活无处不语文。如在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中,设置“亲近书信”的活动,有对是否经常写书信的调查、有对倡导写书信的劝告、也有写一封书信的应用。另有涉及阅读与书店的、涉及人民公仆关心民生疾苦的。在写作“答卷”中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道路上的经验与收获。这些都展示了学生应有的开阔的视野。同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阅读习惯、重视汉字书写、反思成长历程、培养生活情趣。
其次,材料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如综合性学习中对“尺牍”“信札”的介绍,说明文中关于号称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的阅读考查,文言文材料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太史公曰”的一段文字,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也昭示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散文阅读《核桃压枝低》更体现了陕西中考命题一贯追求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商洛的核桃传达了对山水人情生活的赞美。在对文化的关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反思与传承中交上满意的“答卷”。
就试题本身而言,比较明显的变化趋势为:陕西地域特色慢慢减弱,放眼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族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