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景冀)7月1日上午,正上班的梁先生手机不断收到各类垃圾短信,很多是来自一些网站的促销信息。其中一条信息显示他刷卡购买机票4440元,原来,他的信用卡被盗刷了。
梁先生的手机短信清单显示,从7月1日上午9:57开始到12:01,共收到122条信息,“内容都是某些网站要求修改注册密码、发送验证码等信息。”梁先生说,他注意到,“在10时42分,有一条是中信银行的客服信息,显示我的中信信用卡消费4440元,用于购买从贵阳到桂林的机票6张,并且已经成功出票。”
就在这时,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与梁先生联系,在确认梁先生没有消费后,工作人员提醒梁先生就近在ATM机上进行操作,并保留证据以证实卡未离身。梁先生在楼下建行ATM机上进行了两笔业务查询,对查询情况进行了证据保留,并立即报案。
梁先生说,从去年8月至今他只进行过支付宝还款,另外有几笔加油站加油刷卡业务。但从未购买过机票,信息显示他刷卡消费购买机票的时间,他正在办公室,卡也在身上,怎么就被人盗用了。
“购买机票需要持本人的身份证,手机短信显示我与其余5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用我的信用卡购买了机票。后来与航空公司联系,说这5个人已过了安检,这事实在太可怕了。”梁先生说。
警方提醒信用卡用户,遇到这种情况后要尽快到ATM机上进行操作,保留信用卡与其本人未曾分离的证据,同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