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7月7日,王群英拿着姐妹刚相认时的合照,照片中他们带着各自的孩子

  63年前,一对双胞胎被父母分别送养在陕西两地。29岁时姐妹俩已各自成家,机缘巧合之下两人终于相认。如今35年过去了,年过六旬的姐姐王群英说,寻根成了她们晚年最大的愿望。

  分离

  不足周岁 双胞胎姐妹被送养两地

  解放前,一对河南夫妻落户如今的陕西省富平县淡村镇。1950年农历九月初十,已年近五旬的河南妻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次年,在亲人召唤下,夫妻俩决定返回河南。

  临走前,夫妻俩决定将不满周岁的双胞胎送人,便委托乡党找个可靠人家。于是,“姐姐”王群英被抱养给富平县一户人家;而“妹妹”被送去咸阳市三原县李家,也就是今天的“李淑茹”。

  虽然是在一个大家庭里长大,但王群英在童年时就明白,自己和其他姊妹不一样,因为她是抱养来的。李淑茹家在三原县,她也被相同问题困扰,但她始终不知道,双胞胎姐姐就在离自己一道塬之隔的富平县。

  重逢

  舅舅逛街认错人 “你和我外甥女很像”

  姐妹俩在各自的家庭成长,后来养母将外甥介绍给李淑茹,而王群英也在富平与其养母的表侄成了家。李淑茹的丈夫姜建国是三原县人,年轻时曾在当地生产队担任队长。姜建国说,三原县和富平县一塬之隔,生产队买材料经常去最近的富平县城。 “有一次,我们生产队的小伙去富平县城买化肥,回来说在富平县‘见你媳妇了’。”姜建国回忆那时的场景,小伙子说他一直冲其喊“嫂子”,却没得到回应。姜建国当时也觉得纳闷,怎么也想不到小伙子见到的是自己妻子的双胞胎姐姐。

  一天,姜建国的舅舅一家人去富平县城逛街,恰好看见王群英。一家人先是惊讶于李淑茹咋会在这儿,因为她看起来和李淑茹“长相一模一样”,舅舅观察了很久后才发现并非一人,鼓起勇气上前问道:“姑娘,你和我外甥女很像,冒昧问你一句,你是不是被抱养的?”姜建国努力模仿着舅舅当年的口吻。

  这时已为人母的王群英心里已明白找到了妹妹,但心存顾虑并没多说,只留下了自己的工作地址。1979年,李淑茹和王群英终于相认了。“后来,我妹妹带着我爱人去富平县,在造纸厂找到了王群英。”姜建国说。

  “因担心老人生气,刚开始我不敢给家里说。”王群英说,后来证明她的顾虑是多余的,“老人知道后,非常开心。”

  寻根

  老家兄姐要还活着 也该有七八十岁了

  相认35年了,姐妹俩感情要好,两人游玩了很多地方,像是要弥补过去该有的快乐。如今姐妹俩已年过六旬,她们的身世多是听家中老人描述出来的,说她们是最小的,她们还有哥哥姐姐。

  “我们只知道亲生父母是河南人,具体是洛阳还是南阳,并不确定。”姐妹俩说,听老人讲,自己应该姓“王”,从母亲高龄生下她俩判断,双亲或已不在人世。

  她们猜想,如果老家的哥哥、姐姐要还活着,应该也有七八十岁了。“每次看到电视里亲人相认,别人在电视机里哭,我就在电视机前哭。”说起这些,王群英眼泛泪光:“父母或许是找不到了,但找到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也是好的。”

  李淑茹表示,大半辈子已经过去,此时,寻根成了她们晚年最大的愿望,她们希望通过媒体寻找到自己的血亲。

  截至华商报记者昨日发稿,姐妹俩有了一个新线索。李淑茹的女儿说:“老乡提供了一个当时中间人的地址,说两家距离不远,好像是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下户杨村。”如今,老乡也不知道当初的中间人是否还住在那里。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认识王群英姐妹俩的亲生父母,请拨打本报热线029-33326000提供信息。华商报记者吴萍文/图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