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将女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小豪三人以令人扼腕的方式结束了宝贵的生命,而郑州姑娘张萌,初二时便因抑郁症辍学在家,后来还住进了精神病医院……如今已开始了新的生活。
张萌的母亲郭女士在受访时表示,家人和外界的支持包括周围生活环境的营造都是外在影响,十多年来她一直想方设法壮大女儿自身的内在力量。“只有 她的内心强大起来,有足够的自信,才能慢慢融入社会中。所以,我和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引导女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唤起她内心真正希冀的事。”
而张萌也称,多年以来,虽然还会遭受疾病的折磨,但父母都像坚强的后盾一样支撑着自己。在父母的支持下,爱看书的她于2003年底开始写童话《寻找幸福的小蜘蛛》,“父母无条件给予的爱、支持和帮助,令我无比感激!”
面对自杀倾向,专家这么建议:
内心出现偏差时,选择正确的支持系统尤为重要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专家胡雄副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自杀事件经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自杀原因,主要是重 大生活事件的打击、丧失了个人希望、特定性格、周围极端氛围与生活环境的影响、遗传基因以及是否方便获得自杀工具等。“造成自杀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可 能在特定的事件中某个因素起了最重要的催化作用。”
“遭受重大挫折产生轻生念头的人,若是加入有相同厌世情绪的网友群,那简直是走进了死路!”胡雄表示,人会在不经意间接受他人的心理暗示或被暗示。“看到有人和自己同病相怜,也抱有自杀的念头,这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继而更加认同这个群体,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胡雄表示,因此当人们发觉自我内心出现偏差时,选择正确的支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常提的有四个表达和发泄方式。首先是自我表达,找到消极 情绪的来源并自我克服;其次是向他人表达,即向拥有正能量的亲朋好友或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再次是向环境表达,可以采取运动、购物等合理方式发泄不良情绪; 最后一点便是化悲痛为力量。”K
线索提供热心市民稿酬100元新闻热线0371-96211
□本报记者采写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