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世界最高隧道贯通 工人背着氧气瓶干活

国内 华西都市报(四川) 2016-11-16 09:30:32
[摘要]贯通世界海拔最高特长公路隧道,必须应对诸多挑战。

修建有多难?

隔几小时出洞吸氧

背着氧气瓶干活

雀儿山隧道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过海拔高,年平均气温零下18摄氏度的地方,想要顺利施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供氧。因为氧气一旦稀薄,别说人干活不利索,就连机器可能都“转不动”。

“隧道内的含氧量估计只有成都平原的一半左右。”参与隧道科研攻关的西南院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04年,西南院就开始了“高海拔低温、低气压和低氧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

缺氧的难题,咋个解决?为此,施工单位专门在洞外自建了一个氧气站,通过一条巨大的管道,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隧道内输送氧气。虽然如此,实际操作中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今年8月,课题组成员再次到雀儿山去调研勘探,当时的情景令西南院的技术人员张博至今记忆深刻。他说,雀儿山道路盘旋曲折,开着车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虽然窗外的风景很美,但随着海拔的逐渐抬升,欣赏美景的雀跃之情逐渐被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替代。“我们只是在山上都有这种感觉,隧道里更加糟糕。”张博说,隧道里的氧气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新来的员工,还是需要适应高原施工,隔几个小时就要到洞口外的医务室吸氧。事实上,为了加快施工,有些工友直接背着氧气瓶进入隧道干活,“进去干一会儿,然后又出来吸一阵氧气,那种艰难的场面,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得到。”

技术咋发招?

冻土暗冰藏杀机

引来温泉水保通行

事实上,除了高海拔、缺氧,高原季节性冻土,也是修建隧道需要克服的困难。“冬冻夏融,毫不夸张地说,一点也不比青藏铁路的永久性冻土施工技术难度小。而且洞口很长一段为Ⅴ级围岩,岩性极差,施工难度不言而喻。”西南院另一名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郑波说。

隧道的修建,还要解决一个核心的难题,就是高原暗冰。在隧道的进入口,很容易凝结成暗冰。暗冰在高原上,就像一个“马路杀手”,大量的实验证明,暗冰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一难题正是“雀儿山隧道洞口段温泉及隧道排水热能利用技术研究”科研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郑波说,他们根据长时间的实地调研,最终在距离隧道几百米处发现了温泉水,经过大量设想,最终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隧道布设引渠管道。通过引来温泉水,来暖化路面暗冰,保障隧道通车后的行车安全。

编辑:凡闻

相关热词搜索: 隧道 技术 施工 需要 海拔

上一篇:“双11”停短信通知改app取件 速递易被指绑架用户 下一篇:合肥现24小时共享书店 押金99元每读完一本奖励1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