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6
您如何看待补课和校外培训班?
校长1: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反对补课,但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讲,不补实在不行,其他学校和学生都在补,学校不补家长肯定不答应。
校长2:首先,补课,最多可以看做输血;自主学习,才是造血。人的健康成长是不能仅靠输血的,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造血功能。所以,靠拼命补课得来的分数最终是靠不住的,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但是,孩子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同学有部分学科跟不上学习节奏,可以进行规范有序的补课。
校长3:补课不应是全民性补课,应该是选择性补差。校外机构不应该成为某些学校招生的绿色通道。
校长4:补课是客观需要,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一个班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有好坏之分,所以课余时间补课也就是“刚需”,何况中高考录取方式在没有大的改变前,家长对升学率的追求就不会改变,这也客观上造成补课的必然性。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直面这个问题,出台一个合理、操作性强的政策。一味地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不能解决问题。校外培训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就有存在的客观合理性。
校长8:关于补课班,如果以“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出发点,开办的补课班、培训班,也是有益的,但如果为应试和升学服务,这样的补课班、培训班应该坚决取缔。
校长10:长时间的补课伤害了学生,娇惯了老师,得实惠的是大量的培训机构。
校长11:西安存在这么多的补习班,在很大层面上暴露出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
校长12:无论校内补还是校外补,已成为西安所有学生的一个习惯,我们学校曾提出不补课,但面对补课的大风,学校这堵小墙根本无法挡住。
校长17:补课是家长和学生选择对学业状态进行再补充的方式,是否需要补课,自主权在学生和家长手里。校外培训是对学校教学的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当中的不足。政府应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
校长20:课上不讲、课后讲的老师少之又少,哪个老师站在讲台上都是使出浑身解数的;不准学校补课,公办学校怎样与其他学校竞争?作为公办学校的老师希望学生利用周末来补课,参加良心培训班,起码在学习时间上与民校少些差距。
校长21:现有的应试教育下,不补不行,全民补课,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很多都去外面补课,参加一轮又一轮的点招考试,孩子也很辛苦,主要还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太少。
校长22:不能简单地把责任都推到辅导班上,是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太在意了,这是一种自发的、市场的需求,辅导班也是应运而生的。但是,培训班也有哄抬物价的嫌疑,收费太高了。
问题7
怎么看待上名校“潜规则”?
校长1: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我的朋友想上名校都托关系,走门路,花很多钱才能进入。
校长3:不是有没有“潜规则”的问题,而是你站在哪个角度看的问题。从里往外看感觉像“潜规则”,如果从外向里看,可能还是名校应走向市场,目前半遮半掩,市场化不够。
校长4:老百姓渴望享受优质教育是合情合理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少性,老百姓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享受相对好的教学资源只能托关系、找熟人,于是造成一些社会乱象和所谓的“潜规则”。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大力扶植公办学校,实现优资教育资源公平化。
校长5:什么是潜规则?是指择校费吗?还是中间人收取费用安排学生进入某校收取的巨额收益吗?中间人所谓的“打点费”,我认为那是犯罪行为,是诈骗,如果发现了,公安机关就应该介入。
校长6:择校还是因为想享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今年西安民办小升初改革,能迈出这一步,释放的信号就是实现教育相对公平。新政策不会一下子改变太多,一步一步,慢慢为择校热降温。
校长7:上名校的潜规则,我认为主要是指两方面,第一,一些学校通过点考、校考、考奥数的方法选拔学生,当学生生源供不应求的时候,只能选择用成绩来选拔学生。普通数学难度系数太低,所以就选择了一种高难度的智力游戏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这一恶性循环就是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第二,当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候,社会上必然出现“掮客”,不可避免地出现权力寻租和资源变现,甚至形成灰色利益链条。
校长8:占尽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名校,凭什么“潜规则”?这个“潜规则”是教育腐败,必须割掉“潜规则”这颗毒瘤,还社会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民办学校要偏重于公益、微利,教育和经济利益扯到一起是注定搞不好的。
校长9: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0:不仅上名校有“潜规则”,上好一些的公办学校也需要托人。
校长12:这是西安人都知道的秘密,没有潜规则,根本无法进入名校。
校长13:上名校“潜规则”,是普遍现象。
校长15:名校有潜规则,一些好一点的公办学校也有潜规则,打破这种所谓的潜规则,还教学一个好的环境,这才是当下教育部门立即着手办的事。
校长21:这是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家长有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家长被推着走,不跟着走没办法。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人才观没有改变,都认为只有上名校才能有出息。
校长22:我认为,义务教育段就不应该存在民办学校。但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是政府投入不够,政府投入不够就会把经济负担转嫁给家长。大家都想上好学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投入。
编辑:王彬
上一篇:今晚8时问政西安教育 除了教育局 这些学校也将现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