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名城”
西安有政策优势
所谓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它并不是仅仅基于一种技术,而是包括云、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城市更好运转,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知名机构代表,仲量联行西安资深董事余恬开门见山地表示,其实智慧城市最早是一个科技概念,由IBM提出,旨在解决四个问题: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效率、能源危机。
据悉,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全球超过400个城市竞逐最有智慧城市头衔,最后选出这7个城市: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芬兰的奥卢、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中国台湾的台中市、爱沙尼亚的塔林、中国台湾的桃园县、加拿大的多伦多。
而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也逐渐被认为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更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1月15日,西安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加速西安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打造“数字名城·智慧西安”,努力建成引领全国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
而就在近期,西安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之一;西安千年古都,也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
西安市国资委副主任胡建新认为,打造“数字名城”,西安有政策优势。如今,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影响已经推动着城市发展深刻变革。
智慧城市覆盖产业政务等领域
西安有望成为样板城市
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基础设施这么简单,而是整个城市的万物互联。
胡建新表示,相信随着各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可能成为典范。“尤其在目前还没有样板城市的情况下,对西安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据悉,目前西安建设智慧城市主要围绕基础设施智能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数字化,建设新零售之城、智慧管理之城、移动支付之城、移动办公之城和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四城一中心”等领域展开,到2020年,将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数字化四大目标。
“简单说,智慧城市将从政务、产业、人文等三大领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余恬说。
而西安在政务、产业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显成效。胡建新说,西安通过软件、硬件等各方面提升服务效率,探索“最多跑一次”等,系统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办公和社区方面,打造15分钟生活圈……目前各领域都在探索,希望能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属于西安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据悉,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变革的过程中,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先手棋,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安全环保领域的深度应用,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化的力量,助力西安城市建设。因此智慧泊车、智能制造、智慧旅游、智慧社保、智能抄表……正在深入市民生活,向我们走来。
比如2018年市城管局就在推动建设“西安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监管建筑垃圾清运。该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GPS/北斗车载终端、RFID智能识别设备、智能号牌识别系统、手持智能终端为载体,将实现建筑垃圾从产生、清运到消纳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编辑:张佳萌
上一篇:西安富力城小区200多业主挺闹心 收精装房收来一堆糟心事 下一篇:书迷们看过来!7月27日书博会这些活动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