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岳拿着自己写的日记

父母拿着馒头吃不下饭
华商网讯(记者邓林菲 文/图) “每天痛苦和忧愁时时在我心里回荡,疾病让我失去了快乐,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梦总是美好的,我要坚强、勇敢地面对这个现实”
这是一个14岁的男孩在病中写下的日记。身患尿毒症的他,正面承受着疾病的痛苦。而巨额医疗费,也让这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
从6月4日到现在,他每天躺在病床上坚持写日记。回家,跟其他同学一起上学,是他最大的心愿。
走不了路也要坚持上学
孩子名叫张岳(化名),是甘肃省华亭县西华初中初一的一名学生,8岁那年,张岳就被查出患有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从此,张岳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病情还比较轻的时候,张岳就在家里,有时候病重了,就要到平凉和兰州住院治疗。
“这几年在平凉和兰州住院看病就有好几次了。”张岳的父亲张佰顺说。
原来以为,只要坚持治疗病就会好的,可是,没想到,张岳的病却越来越严重,直到后来浑身无力。尽管如此,小张岳还是坚持上学,为了让孩子上学,母亲屈会霞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接他上学放学,从来没有间断。
“我让孩子坚持上学,也是希望心情能快乐,这样病也好的快些。”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照顾他,因为他一直以来身体不好,学校也不要求他上体育课,或参加其他运动。一直以来,张岳学习也非常努力,当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的时候,他就自己一个人看书学习。可是后来,由于长期吃药打针,他的听力明显下降,在课堂听课也非常费劲。即便如此,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只要能跟同学们一起上学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可是,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张岳也难以实现。
今年6月14日,他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头痛厉害、呕吐得无法呼吸。家人急忙将他送到镇上医院,镇医院查不出病因,又转到平凉市医院,而平凉市医院对这样的病也束手无措。6月16日,家人就带着张岳来到了西京医院。医生院诊断为肾衰竭晚期。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张岳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在日记中写到:19日,医生给我打了麻药,给我做手术,手术时我哭得忍不住,感到十分痛苦。我就这样哭了一整天。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最多的还是心里的挑战。
“在医院里住了这些天,感到十分孤独,没有家人的笑语,也没有老师的问候......”
"望着楼顶,望着吊瓶理得液体一滴一滴断了又滴,时间也随着流逝,有时想,我要没病该多好啊,生活充满了阳光,想着我的同伴好友上学的情景,多愉快,多美好......"
为了省钱看病,母亲三天没有吃饭
疾病不仅给张岳带来了痛苦,也让张岳的父母家人深感痛苦。父亲张佰顺是当地镇上一个煤矿工人,由于工作原因,他接连受了几次重伤。1997年在煤矿井下作业时受伤,造成腰椎骨折,从此不能再干体力重的活。2007年,一次事故又让他左锁骨粉碎性骨折,自此,由于不能下井采煤,他只能在矿上做些其他工作,收入每月也只有1000多块钱。母亲屈会霞在家里种了4亩多地,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收入。除了张岳以外,他们还有一个3岁的小女儿。多年以来,不断给孩子看病,已经让他们负债累累。
30日,我们在西京医院见到了张岳,由于刚做完手术,张岳坐起十分困难。在他的病床上,就放着他每天写日记的本子。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想写日记时,他说:因为我想回家,想跟同学们一起上学。快考试了,我这样病着,期末考试也参加不了了。”
在病房外,张佰顺满脸愁容:“这么多年给张岳看病,我们已经花了时间10多万块钱了,挣得钱基本都给他看了病,除了借亲戚钱还贷款了5万块钱。这次从16号住进医院,我们就已经花了1万多块钱了。不过这些,我都不想让孩子知道,他已经很难受了。”
为了给儿子省钱看病,张佰顺夫妇设法省着每一分钱。吃饭时间,其他病人都各自打饭去了,记者问他们,中午准备吃什么?张会霞低头说:"我不吃了,一会儿让孩子吃了就行,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一会不行买个馒头就行。”
过一会儿她买了两个馒头回来,自己舍不得吃,还让给丈夫。她说:“我吃个馒头就行,也不用买稀饭了,反正病房里有水喝。这里东西太贵,我能不吃饭就不吃,省下钱还得给孩子看病。”说话时,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一个馒头哽咽着好久都没吃完。
据了解,张岳的病已到了肾衰竭晚期,目前只有两种治疗途径,第一是换肾,第二是不断进行血液透析。换肾手术至少需要20多万块,血液透析每月也需要四五块千的费用。如果不进行透析,张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希望有好心人伸出援手,救救我的孩子……”母亲张会霞哭着说。
本网救助热线:13002961122 029-88897246 联系人:邓林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