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垃圾短信有时让人删到手软
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但是对方却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经常收到垃圾短信,但广告都涉及最近的生活变化;个人资料被传上网,自己的身份证莫名其妙的被别人办了恶意透支的信用卡……信息时代,人和人之间似乎变成了透明的,想保护个人隐私竟成了件奢侈的事。我们的资料被谁泄露?泄露者又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在越来越没有隐私的年代,人们忍不住大声询问:“是谁出卖了我的隐私?”
打电话的陌生人比我还了解自己的车
“又是说办退税的!”林先生狠狠合上手机,铁青着脸继续开会,他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接到所谓车管所的退税电话了。
2008年末,为了出行和工作方便,市民林先生买了辆汽车。可自从今年国家宣布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车辆购置税后,林先生的日子就没安宁过。他不止一次的接到操南方口音的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每一次都说是车管所的,要给我的车办理退税。我很纳闷西安车管所的人为什么会用外地电话,打电话的人为什么会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我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但是她却能清楚的说出我的车牌、车型和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林先生告诉记者:“初接这些电话我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名字和手机号的?他们为什么对我个人和我的车都了如指掌?我的信息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的?”一连串的疑问在林先生的脑子里不停的转悠,在经过无数次骚扰后,林先生终于忍不住问一个从福建打来的电话:“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知道我的信息的?”来电的女子说她们当然有自己的办法,其他的不方便说。打电话的陌生女子始终不肯说出信息的获取渠道,只是一再要求林先生提供银行卡号办理退税。
林先生觉得自己屡遭电话骚扰的事没有这么简单,他说:“以前听朋友说过,有人利用这种事儿行骗,我就开始起了疑心。”林先生说,为了试探一下,他谎称自己的车不是小排量的,而是辆“大奔”。没想到,电话那边女子紧张地说:“这份信息有误,人家说自己的车是‘大奔’。”随后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网上订机票每天都有人拉我入会
网上订机票,给张娜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却给张娜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常订票的网站也就是一两个,但是每次我订过机票后,总有一些陌生人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加入一些商务俱乐部。在他们那里我可以订到最低折扣的酒店也可以办经济的商务宴会,但前提条件是我得先掏钱入会。”张娜说前天早上她刚订了一张飞往厦门的往返机票,票还没拿到手里,就开始有这样那样的俱乐部打电话来邀请她入会,开出的条件和往常一样也是低折扣酒店和特价商务宴会等。
张娜统计了一下仅当天下午她就接到了五六个这样的入会邀请。“光电话就这么多,那些倒卖发票、证件的垃圾短息更是删到你手软。”张娜这样形容她受到的“骚扰”。除了电话和短信的狂轰滥炸外,令张娜甚为不解的是,这些打电话来的人都能清楚的报出她的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张娜曾经问过打电话的人是怎么掌握自己的私人信息时,对方都说她可能曾经接受过该俱乐部的服务。“我连你们俱乐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怎么会接受过你们的服务呢?”“那可能是您的朋友是我们的会员,他们觉得我们的服务很好,推荐您入会吧。至于是哪个朋友我就不知道了。”张娜无法接受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追问对方是哪位朋友时,对方挂断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