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趋势
一些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仍需工作。
许多老人向往舒适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一些到退休年龄的老人重返工作岗位。
上月,法国总理菲永提出延长居民退休年龄,引发全国性讨论。金融危机让欧美众多养老金计划资产缩水,而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已开始步入退休年龄。这些因素让本已十分严峻的发达国家老龄化和养老金缺口问题显得更加迫在眉睫。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已经或计划将退休年龄后延,甚至取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到205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2%提至33%,这将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预计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相关支出届时将占到GDP的10%甚至更多。IMF因此呼吁“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这是否意味着,退休制度有一天就此终结?
发达国家
退休年龄变化
美国
2000年
由65岁延长至67岁;
2003年
满65岁的职工延长工作2个月;
2004年
满65岁延长工作4个月,以此类推,到2015年延长至2年。
英国
2020年
女性退休年龄将与男性保持一致,即由60岁延长到65岁;
2024年
把所有公民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
2044年
逐步提高至男女均68岁退休。
德国
2011年
把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5岁提高到67岁。
要想解决养老金负担增加的问题,无论喜不喜欢,人们或许都应该回到俾斯麦之前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没有所谓的退休年龄,大家不得不在65岁后继续工作。这种回归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应该从现在就开始为这种局面做好准备,比如取消强制性的退休年龄、允许私人部门雇用老年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