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热议的“神木免费医疗”现象又有了新进展。5月23日《工人日报》消息说:近日,神木县首次正式对外公布,3月份为患者报销医疗费960万元,4月份报销医疗费1270万元。神木县委宣传部部长雷江声介绍说:“目前从实施情况来看,没有超出预想的范围。如果出现问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惠民政策将一直执行下去。”
如果抠字眼儿,神木的“免费医疗”并不准确,因为小钱还是要自己掏腰包的。但是,在全国看病难、看病贵的语境下,神木政府在百姓看病这件事上的慷慨与从容,兑现的真金白银,取个“免费医疗”的名字,恐怕并不为过。可是,就在神木免费医疗推行不久,一些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舆论看到神木部分医院人满为患,在缺乏进一步事实验证的时候,就从经验出发,赶紧宣称:“神木不神”了。给出的理由相当专业,譬如制度设计滞后,譬如公众道德风险井喷,诸如此类。
对这些言论,许多人都信了。就社会心理而言,当大家都在吃青菜的时候,有人吃上了肉,于是大众阵营的专家说“吃肉会累积毒素”,这话往往会得到相信。同理,小小的神木,早早吃上了“肉”,如果吃得太潇洒、太健康,比神木神奇N倍的GDP强县、强市,这脸还能往哪儿搁?与其说是老百姓希望“神木神话”是个肥皂泡,不如说其他地方政府部门更强烈希望“神木神话”早点以闹剧收场。毕竟,如果神木做到了,讲民生、讲责任的若干兄弟县市,恐怕就要增加一项新任务:绞尽脑汁和市民解释下当地财政收支与神木的差异性。
奈何神木政府表态了,不仅“实施的情况没有超出预想的范围”,而且“这项惠民政策将一直执行下去”,这就让人很是抓狂了。一者,神木的老百姓难道都是道德圣人,怎么没事不想在医院多休养几天?二者,神木的医生难道都是为政府打工,怎么就不想着多开点好药、贵药?回头想想,我们这些所谓的隐忧,恰恰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尝试:当地政府在花钱这件事上,不会是傻子。允许官员试错,就不允许“免费医疗”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降低风险,完善制度,“免费”未必就一定是一件办不成的好事。
对“神木免费医疗”,许多人只算投入,于是看到的是入不敷出,为什么不算算产出呢?道理就不讲了,我们看看不算富裕的印度吧。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德里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说得好:“谁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可以减少对看病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事实上,印度独立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旧靠后,但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已增长了一倍,婴儿死亡率也下降了70个百分点。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应景一点说,神木的免费医疗还能让公众省下的银子拿去拉动内需,这也是大功一件。当然,我们不指望所有的县市都成为神木,但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解决群众民生难题上,我们还是少一些“生下来的孩子总是会死的”偏见与诅咒吧。神木的坚持让一些人尴尬,也让一些人嫉妒,能否真的“一直执行下去”也尚无定论,但对这样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改革尝试,难道不该多给些掌声和鼓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