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甘肃全省1720万亩土地大旱 37万人饮水告急(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洋网   2009-07-16 10:04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久不下雨,地里都干透了


榆中村民水窖里快没水了

  榆中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少58% 20万亩庄稼绝收   北山人苦盼透雨

  7月13日,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截至7月12日,全省受旱面积达1720万亩,37万人饮水危急。会宁告急!榆中告急!定西告急!武威告急!大旱,正在向全省蔓延!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旱情严重地区实地探访。

  榆中北山,十年九旱。今年,榆中再遭大旱,20万亩庄稼绝收,4万余人饮水困难!

  县城饱雨山乡才湿

  7月14日清晨,兰州上空阴云低垂,凉风夹杂着雨星驱走了多日的炎热。

  同一时间,多日未见的雨点逐渐洒落在了榆中县城的大街小巷。

  数十公里之外,榆中县城北侧的北山之上,贡井乡崖头岭村,64岁的金泗禄6时许就从炕上爬了起来。见天空有阴云,他大喜过望地唤起了老伴。二人麻利地将自家的院落扫干净,打开了水窖的入水口。“只要下雨时地上起水,窖里就有水了。”金泗禄当时这样想。

  几十里之外的园子岔乡青年村,强家海起得更早。发现阴云后,他扫院子、开窖门、取盆子放在院子里,之后,拿着铁锹跑上了自家屋后的公路,用土修起一条边沟,边沟的一头连接公路路面,另一头伸向他家屋后的水窖入口……一系列动作有序紧张,43岁的强家海像个训练有素的战士。

  雨越下越大,不多时,整个榆中县城便笼罩在浓浓的雨雾之中。但北山的金泗禄老人却白白地忙活了一个早上。零星飘落的雨星转瞬即逝,“刚刚下湿地皮。”

  强家海所在的村子,雨持续的时间稍长一点,公路上汇集而成的溪流通过之前修好的边沟冲了下来,但在距离强家水窖入口还有几米远的地方,就爬不动了。

  阴云缭绕,雨星却渐渐稀疏。14日早上,榆中北山,空等了一场的不止是金泗禄、强家海二人。

  青秆小麦根部枯黄

  榆中县7月7日发布的旱情报告称,自今年3月份以来,该县降水量仅为40.1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58%。据6月16日旱地耕作土壤墒情调查,该县中北部地区0-10厘米的表土层为干土层,10-20厘米平均含水量仅为7.1%。

  上午10时许,记者在崖头岭见到金泗禄的时候,他正在路边自家的麦子地里拔苦苦菜。“庄稼都晒死了,这东西却越晒越能长。”老人苦笑着说。他的身边,一尺多高的长芒小麦随风起伏,秆身翠绿,根部却已枯黄。

  “穗头里都是秕的,最多晒上十天半月,这庄稼就全都完了。”金泗禄用手捏开了一个麦穗,秕秕的穗壳中流出白乎乎的面汁。“已经一年多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了,能有庄稼吗?”金泗禄说,他所在的贡井乡,自去年6月份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像样的雨。

  “老天爷把下雨给忘了。”上花岔乡黑虎村,68岁的李玉禄老人摇着头说,他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还没遇到过这么旱的天气。

  田间地头几近绝收

  榆中县旱情报告称,截至7月7日,该县18个乡镇196个村的75万亩旱地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65万亩受旱严重,其中重度至绝收面积20万亩,旱情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7530万元。

  上花岔乡通往园子岔乡的公路边,一排公用水窖沿路基下方一字排开。“今年全都干了,往年,这些水窖里都有水,谁家水不够吃的时候,可以过来取,水充裕的时候,还能取水浇一些菜地。”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青年村村头的一块扁豆地里,强家海正在拔扁豆。记者看到,几亩地的扁豆,只有几寸高,但秆身已经枯黄,上面挂着几颗秕瘪的小豆角。

  强家海家有六口人,今年种了20亩豌豆,10亩扁豆,10亩麦子和少量的土豆。收成好的一年,40亩地的收成,完全能养活全家,但在大旱之年,强家海愁上眉头。“即使现在下了透雨,除了土豆,其他的庄稼全都完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在一块大豆地里,强家海双膝跪地,双手在地里一顿乱刨,却不见一点湿土,他手抓起一把土撒下:“都是塘(干)土。”

  强家海地头对面的公路边上,村民张宗新正和家人把拔下的扁豆往架子车上装。张宗新说,他今年种了7亩扁豆,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最多能收150斤,而往年同样多的地,他至少能收1500斤。“几乎是绝收!庄稼人今年的苦白下了!”

  焦渴苦盼下场透雨

  在榆中县,15个乡镇的128个行政村面临缺水危机,缺水人口4.6万余人,牲畜近4万头(匹、只)。如近期无有效降雨,预计到8月底,该县的人畜饮水的缺口将达3.5万余吨。另一组数字更为触目惊心:至7月12日,兰州市所辖的榆中、七里河、皋兰、永登四县区的8万人存在饮水困难。

  金泗禄老人说,他家的三口水窖,已有两口干了,第三口水窖内的水仅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为了省水,他和老伴将家里的脏衣服用驴驮到了10多里之外的小草洼沟,在那里的一个天然涝坝边洗了。

  采访中,村民金泗海正赶着自家的几十只羊前往小草洼沟。他说:“家里的水人都不够吃了,哪有牲口吃的?”

  记者在崖头岭村采访时发现,村上70%以上人家的水窖都面临干涸。缺水,已经成为榆中北山人面临的迫切难题。

  干旱所致缺水危急的并不止北山,也不止榆中。

  榆中县政府表示,该县已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农作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兰州市也积极争取到国家重大抗旱资金190万元,兰州市财政局累计下拨170万元,用于全市抗旱农业生产和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7月14日下午2时许,记者离开园子乡青年村的时候,阴云终于在北山的上空集结,雨星越来越密集,并扯起一道可喜的雨幕。

  “求求老天下场透雨吧!”雨雾中,村民们默默祈愿。

  但愿这是一场透雨!

  本报首席记者齐兴福(兰州晨报)

 [1] [2] 下一页
 
 编辑:周云 来源:大洋网   2009-07-16 10:04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