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强行采矿不顾村民安全 横山县98孔窑洞现裂缝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09-07-21 08:0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村民刘兆喜说,这门窗已经向内倾斜,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村民杜修儒说,炕裂缝子了住不成了。

  7月12日,横山县武镇乡秦家畔村村民向本报反映:米脂县芦则沟煤矿不顾村民的生命安全,在该村境内强行采矿,导致全村98孔窑洞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目前有数十孔窑洞已成危房,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

  根据村民举报,7月15日记者赶往现场进行采访。在现场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村民的居住地处于煤矿采空区。原有的6眼泉水井,因煤炭开采导致水位下降,现存一口水井24小时蓄水只有2立方;人畜饮水仅靠上游煤矿的抽矿井污水来维系生命,全村1000多亩耕地因新、旧井口24小时不间断抽水,将地表水付之东流,导致庄稼歉收,果树、草木枯死。

  秦家畔村地处横山、米脂、子洲三县交界,早在1983年横山县武镇乡政府在未取得合法开采权情况下擅自在该村开矿;1985年武镇乡政府将该矿又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采矿权转让给米脂县。村民杜修儒、刘兆喜、杜修来、刘喜亮、杜成山等告诉记者,该村地下煤层仅50厘米左右,煤层距地面30米左右,开采价值不大。由于长期开采,直接导致村子地表塌陷,窑洞裂缝,部分已成危房,不敢入住,加上矿上不断地炸煤放炮震动,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他们多次向上级反映,县上说予以经济补偿。但是,“我们不要钱,我们要搬到安全的地方居住”。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接待我们的一位副局长说:今年2月20日组织市煤炭局、市安监局、米脂县和横山县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结论是房屋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房屋建筑质量和黄土体的不均匀下降所致,影响井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的因素较多,但煤矿开采是导致水源渗漏的主要原因。2009年4月16日榆林市榆神煤炭建筑设计公司对横山县秦家畔村影响安全进行评估。结论是:该煤矿井下采矿对秦家畔村地表建筑物影响不大,该村村民再次于今年5月9日向榆林市政府写信,对两次评估提出质疑。

  记者于7月16日赶到米脂县政府,下午我们见到了杜副局长。他说,此事6月22日已由米脂和横山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在横山县举行隆重仪式,米脂县芦沟煤矿则以100万元交于横山县政府作为对秦家畔村民的经济补偿。

  采访结束后记者有两大质疑:一是秦家畔村民说6月30日横山县一位领导给村民宣布的赔偿金额是70万元,此前县上还曾以赔偿30万元和50万元与他们协商过,村民均未答应。而6月22日米脂县已经将100万元交于横山县政府,出入如此之大,令人费解;二是《安全评价》书上的时间是4月16日,安全书参加人员签字时间是4月14日,而米脂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对米脂县芦则沟煤矿进行鉴定的委托书》时间却是4月23日。榆林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位领导说:“委托书是后来补上的。”

  横山县武镇乡秦家畔村198位村民何时才能够搬到安全的地方居住,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文\图本报记者刘鸿斌《陕西日报》记者姚骏骊

 
 编辑:梁铮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横山官煤勾结事件:榆林市委书记批示彻查   09-07-21 07:30
·横山多名官员参股煤矿 县委书记:记者管太多   09-07-20 10:2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