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张莉 陈静涛 实习生 彭思斯)近两个月来,全国各地水价“涨”声四起,西安的水价会不会涨?物价部门回应,年内西安城区由西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的“暂不调价”。有专家认为,西安水价应保持稳定。
背景:全国水价“涨”声四起
近期,水价涨不涨成为热门话题。有消息称,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国很多城市掀起了一股自来水涨价热潮。尤其最近两个月,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举行水价上调的听证会。今年1月1日起,广州自来水全面涨价;4月1日,南京上调自来水价;4月27日,上海举行水价调整听证会;5月10日,北京表示将调整综合水价。
至于水价为什么要涨,有的说法是为了保护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有的说法是为了解决管网跑冒滴漏给企业造成的亏损问题,还有的说法是,目前的水价整体偏低,没有很好地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
市民关心:西安水价会不会涨
西安水价现状:五年水价已涨三次 今年内西安城区水价不调
在全国水价的“涨声”中,会不会激起西安水价的“涨声”呢?
据了解, 2002年前,西安市水价构成不合理,污水处理费偏低,水价计价方式不科学,导致人们节水意识淡薄,自来水公司亏损严重。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西安市先后完成了自来水价格改革的三步实施。2004年5月1日,根据省物价局的批复,西安市水价改革第一步实施,水价由1.9元调至2.35元;第二步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水价调至3元;第三步于2007年4月1日实施,水价由2.91元(因取消城市公用附加费0.09元,故总水平由3元降为2.91元)调至3.55元(加权平均值),名义上每立方米提高0.64元,实际提高0.55元。到2007年上半年,除阎良区因情况特殊外,其他区、县都完成 了第一部改革任务,不仅水价有所提高,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已成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西安市水价改革五年规划任务基本完成。
与2004年相比,目前西安市自来水价总水平每立方米提高了1.65元。其中居民用水由1.5元调至2.9元,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均上调了85.5%,经营服务用水上调72%,特殊行业用水上调幅度最大,为230.7%。
水价提高后,西安市自来水价格在全国大城市中排位已靠前,再上升的空间有限。物价部门表示,西安市的水价改革与国家、省上有关水价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水价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不过,今年年内,西安城区由西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的用户不用担心,近期水价没有调整计划。
自来水应如何调价:调价程序严格 必须经过听证
自来水属听证调价目录产品,水价调整有严格的程序,在自来水企业提出调价申请后,物价部门将认真审核调价申请,并进行成本监审,随后组织召开价格听证会。听证会前合理确定听证代表的构成及人数,并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公告举行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听证会后,物价部门会及时制作听证纪要,同时,根据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体审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市政府常委会同意后上报省物价局审批。
有专家建议,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水费支出一般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5%到3%比较合适。物价部门表示,西安水价改革已取得了预期效果,对于水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相关调研工作正在展开,对于水价的调整,既要兼顾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水价改革困难:阶梯式水价难推进
实现抄表到户 需改造资金10亿元
很多市民反映,小区代收的水费并不是按每立方米2.9元收的,有的是每立方米3.7元,还有的说是每立方米4.3元。为什么水价高低不一呢?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及建筑设计、房屋建设成本等原因,目前西安供水企业一般只负责供水到小区总水表,并按此结算水费,但水费及管网漏失等均由物业管理企业代收代缴。因此,小区代收的水费一般包括三部分,2.9元(自来水公司供水价)、8%的损耗、二次加压费用(每立方米)。
西安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水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推进水价计价方式改革,推进阶梯式水价,但实际阶梯式水价很难推进。西安市有居民用水用户90多万户,阶梯式水价由基本水价和超量累进加价两部分组成,因此,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点上能准确掌握这么多用户的用水量是这一计价方式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供水企业不能直供到户,所以,在供水企业未直接抄表、收费到自来水的终端用户之前,对现有用户有计划的进行水表改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测算,若要对全部用户实现抄表、收费到户,大约需要10亿元改造资金,就是对不含二次加压的28万户居民水表实施改造,也需要3亿元改造资金。近几年,供水企业虽然也能有计划地进行水表改造的试点工作,但进展非常缓慢。同时,除资金不足、水表改造影响房屋美观的原因,用户不愿承担室内改造费用、无强制措施也是重要原因。
专家:西安水价应保持稳定
“几次调价后,西安的水价应保持稳定。”西安交大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石榴红说,水价的复杂在于水源,而水源不同决定了水价成本差异的大小。从水价的性质上来说有3个特点,首先,水价属于资源价格,水资源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非常珍贵的,应加以保护,因此,相关部门拟通过提价方式限制消费,征收了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其次,水价还是公共产品价格,作为生活必需品,自来水不应是暴利行业,尤其应考虑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应该低价提供;但是,水价又是网络性垄断价格,企业难免想通过提高水价获得更大的利润,如果有竞争,企业会自觉降低成本经营。全国各城市水价构成基本一致,但成本差异较大,一些大城市属极度缺水,水价成本较高,其他城市不能盲目地向高水价看齐。
石榴红认为,如果水价的上涨是基于保护资源考虑的,提高的应该是水资源费,如果水资源费没提,就是以保护水资源为借口的概念炒作。如果是因为管网老化造成跑冒滴漏严重,需要提升水价,政府应有一个投资规划,水价的哪些部分是用于改造管网设施的,并召开听证会,成本提高的部分也应通过监审。以西安为例,黑河水源引入后,西安近几年内不会缺水,而且之前三次价格调整,企业应该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西安市的水价应该保持稳定。
市民声音
市民反应:塑料桶收集洗澡水 多数老年人节约用水
每到下雨天,住在大学南路1号的退休老人张阿姨,就将家里的水桶拿出来接水,用来涮拖把。通过一些节水方式,一月下来,张阿姨要比青年人少用2吨左右的水。
在陕西建筑职工大学做了多年教师的张阿姨已退休了15年,现在家里有三口人,每月基本上就靠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生活。“小区的水价每吨3元,每月每个人是4吨左右的水,三个人每月平均就是12吨。”她说,水费贵,没有太多收入,也让她们这些老人养成了很多节约的习惯。
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都是她用来冲马桶、洗拖把的好资源,有时候,水用不了,她还会有意识存下来。“一月下来,确实能节约不少水。”张阿姨说,比一些青年人少用2吨左右。在她看来,两代人的生活习惯等观念不一样,比如青年人洗碗时,喜欢长流水,而老年人要把水放进锅里来洗碗。
她介绍,她们那栋楼住了46户人家,不少是老年人。就这样,单位一个季度还要贴上2000吨左右的水,这都是漏掉的。“小区比政府定的价高些,也能理解。”她说,水不能再涨价了,但如果再涨,“不接受还是得接受,只能更节约些了”。
在西安一些小区里,多数老年人都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在邮电北巷的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北院家属院的张淑霞老人一家三口,一月只用了5-6吨水,而小区的水费是2.9元每吨。她说,就是洗澡的水,她都会用塑料桶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利用。“无论水价涨跌,大家都应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她说。
据西安市物价局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市民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在市区每年减少自备水源5840万立方米的情况下,西安市自来水公司的售水量不增反降,年均约在1000万多立方米。
物业:物业应多想办法 促使各方节水
目前,西安一些小区水进入小区费用构成不一样,价格也有不少差异。北二环东段一家小区物业经理吴敏说,一般情况下,收取居民的水价约在3.15-3.5元之间,多层会比高层便宜0.2-0.3元钱,一些设施简单或年代较早的小区,价格会更低些。
吴敏说,她们小区有花园、喷泉等公共设施,入住了400多户居民,水费每吨定为3.5元,主要是在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加上管网损耗以及二次加压构成的。“但损耗还是比较大。”她说,上月,自来水公司的计量,就比她们的收费吨数多出了500多吨,约有100吨左右“查不出来原因,应该是漏掉的,这也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我们来承担。”
她认为,如果管道好、居民节约意识强,物业收费的收支基本持平。但目前一部分物业会贴钱,其中有不少滴漏原因很难找到。
“目前对水抄表到户的可能性不大。”太白南路一家高层小区物业公司总经理张江海认为,物业应在水上多想办法,加强管理,减少成本。比如对管网定时巡查等,或者对用水大户等实行插卡式管理,先买后用,以促使节约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