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已很少看到沿街叫卖的钟楼小奶糕。这是7月30日记者在东门外曹家巷偶然拍到的情景。
位于钟楼旁边的钟楼小奶糕专卖店已被其他品牌的冷饮抢
如今的西安钟楼冷饮食品有限公司已经看不到昔日的辉煌。文/图 本报记者 王涛 实习生 吴小杏
■钟楼奶糕不仅仅是一种消暑冷饮,还浸着很多西安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外埠品牌带来丰富的产品种类,也带来了崭新的营销模式
■实施创新产品和品牌的计划,方能救企业于水火
■不能纯粹根据消费者需要来做,要引领消费需求,并让它成为消费潮流
核心提示
今夏,不少西安市民发现,与自己有着多年情结的钟楼奶糕难觅芳踪,一些外埠品牌的冷饮产品却很容易买到。当人们为昔日风靡一时的知名本土品牌叹息时,更有人在思考:面对外来企业的强势冲击,本土企业和品牌如何积极迎接挑战——
7月25日,家住西安市大差市的赵强带着武汉来的朋友到钟楼游玩,准备应朋友要求吃钟楼小奶糕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随后,他跑了附近几家冷饮店,依然悻悻而归,在西安曾风靡了几十年的钟楼奶糕缘何没了踪影?
7月31日,记者再次赶往西安钟楼冷饮食品有限公司采访时,意外地得知因经营和天气问题,生产钟楼小奶糕的生产线当天没有生产。
钟楼奶糕难觅芳踪
“在童年的时候,爷爷常带着我去买钟楼奶糕,味道特别好吃。直到现在回味起来,仍然难以忘怀。这次武汉的朋友来西安玩,本想让他与我一起分享儿时的记忆,没想到钟楼小奶糕却买不到了,令人非常失望。”当天,赵强有些失望地告诉记者。这些天,不少群众向本报反映,不知什么原因,钟楼小奶糕突然买不到了,即使在往日卖钟楼小奶糕最多的钟楼附近也难觅踪影。
钟楼小奶糕真的买不到吗?7月26日,记者专门赶到东大街东口,沿着街道一直走到钟楼,寻找钟楼小奶糕的踪影,这些地方以前是卖钟楼小奶糕最多的。在沿途走访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冷饮店记者便会上前询问店主,“有没有钟楼小奶糕?”然而,每次得到的答案确是否定的。在钟楼邮局南侧,以前卖钟楼小奶糕的老店,早已更换了门头,卖起了别的品牌。
“这儿是伊利专卖,额(我)早就不卖钟楼小奶糕了。”当听到记者询问钟楼小奶糕时,钟楼邮局门口的冷饮店老板有些不耐烦地说,原来这些天不少人向他打听卖不卖钟楼小奶糕。
对此,西一路西口卖冷饮的老板告诉记者:“说实在的,钟楼小奶糕的味道非常好吃,买的人也不少。我之所以卖别的品牌,是因为别的品牌利润高,毕竟我们做生意是为赚钱的。”在花费了近两个小时,记者从东大街走到钟楼,再到北大街,没有找到一家冷饮店卖钟楼小奶糕。
“记得小时候,吃一回钟楼小奶糕肯定会高兴好几天。那时家里穷,大人很少给我们零用钱,但偶尔也会给几毛钱。每次只要拿到钱,我肯定会一路小跑地去买钟楼小奶糕。虽然很累,但是当满头大汗地吃着小奶糕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家住大差市的何大爷笑着向记者说道:“如果要买钟楼小奶糕,只要到钟楼附近就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或中年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用棉被包得严严实实的木箱子,上面写着‘钟楼小奶糕’的字样,不时招揽着过往的行人。现在钟楼小奶糕却买不到,真让人有些伤心。”
西安钟楼冷饮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世民介绍,这几年,随着蒙牛、伊利这些外来冷饮品牌抢占市场,作为本土品牌钟楼小奶糕面临着强烈的冲击。现在很多群众之所以很少在街头看到钟楼小奶糕,是因为竞争的缘故。钟楼小奶糕的产量已由原来日产5000多箱,下降到2000多箱,员工也由原来的60多人下降到30多人。
浸着几代西安人情感的冷饮品牌
对大多数西安人来说,钟楼小奶糕不仅仅是一种消暑冷饮,小小的奶糕还浸着很多西安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早些年,钟楼小奶糕就是西安人盛夏避暑时最熟悉、最喜欢的品牌,那个时候消暑吃钟楼小奶糕,俨然成了一种习惯。
“最早时候的钟楼奶糕叫钟楼冰棍,每根只卖三分钱,虽然只有三分钱但当时也是热销品。记得那时候百货店销售钟楼冰棍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卖冰棍的商贩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那个味道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太美了。”家住西安市粉巷的赵大民老人说起自己对钟楼奶糕的印象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随着社会的发展,钟楼冰棍的价格也从3分钱涨到5分钱、1毛钱、1毛5分钱、2毛钱、现在的5毛钱。名称也由原来的钟楼冰棍变成了钟楼小奶糕。但是那个特别的味道,我却永远无法忘记!”
赵大民老人回忆,钟楼小奶糕最早产自钟楼底下的钟楼食品店(现开元商城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钟楼食品店开始生产一种大小如冰棍,但味道堪与冰淇淋媲美的冷饮小食品,称之为小奶糕。该食品店生产的小奶糕实行自产自销,小奶糕几十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并被市民约定俗成地称之为“钟楼小奶糕”。
“记得小时候,我不喜欢吃雪糕的,选冷饮的时候总是固执地要冰棍,总以为那是最好吃的,但是在去西安的途中,一上火车就听见有人在介绍西安好吃的,占第一位的居然是钟楼广场的冷饮小奶糕,不禁大感意外,遍地小吃的西安,还有人会对小奶糕念念不忘。”网友suv23在自己的博客里写着自己关于钟楼小奶糕的记忆,“道听途说后,心中就记住有一个好吃的东西叫小奶糕,但没有指望能找到,毕竟钟楼广场超级大,人丢了都有可能找不到,更不要说一根小小的奶糕了。果然,去钟楼,鼓楼,碑林,小吃街,几番经过钟楼,都不曾看见什么奶糕,都觉得自己跟这个东西无缘了。忽然有一天傍晚,在钟楼邮局旁看见一间很小的门面,赫然标着钟楼小奶糕。细细品来,味道确实不错,开心的不仅因为味道不错,更因为没有进行过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艰难,却有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轻易就尝到了传说中的钟楼小奶糕,想来我与吃的东西真是有缘分。”
留学日本,刚刚回到西安的留学生雷默颇有感慨地说:“在我的印象中,钟楼小奶糕只在东大街、钟楼吃。出国之前,生活在西安的我对钟楼小奶糕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当我真正离开了后,才知道钟楼小奶糕不仅仅是一支奶糕,而代表着很多人对故乡的一种眷恋,它更是地方食品文化的一个代表。”
罗世民介绍,在计划经济时期,钟楼食品店并没有为小奶糕注册“钟楼”商标。而钟楼的冷饮商标早于1978年被钟楼冷饮食品总厂注册,由于小奶糕市场看好,2001年食品总厂投资上百万元新建生产线,日生产25万支钟楼牌小奶糕,其产销量当时位于西安前列。2001年以后,也有多家企业加入到生产钟楼小奶糕的行列。2001年至2003年,钟楼小奶糕销量越来越大,这段时间是钟楼小奶糕的辉煌期,当时西安的冷饮市场几乎被小奶糕所垄断,小奶糕还打入甘肃、湖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被国内许多消费者所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