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北门顺城墙往西支着十余张麻将桌
阳光讯(记者胡晓龙/文沈继军/图实习生罗倩)炎炎烈日下,沿北门顺城墙往西一路段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的阴凉地带,支着十余张麻将桌,“哗啦、哗啦”的搓麻将声此起彼伏……昨日,记者接到市民王先生报料后赶赴现场,就此现象采访了周围的群众,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十余张桌子座无虚席
当日下午4点,记者根据王先生所指位置,来到北门顺城墙往西路段,果然看到路边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麻将桌,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也有近二十张,其中有正规的麻将桌,也有家庭用的方桌。至于打麻将的人,以老年人为主,其中不乏四五十岁的大婶大叔,人人面前一摊零币,一元两元,最大的票子不过20元。有趣的是,围观者比搓麻者还多,里外两层,密密麻麻围住。
“真财迷呀你,我明明把那1元钱给过你了,咋还要?”一位看起来大约有50来岁、穿黑色套裙的妇女气愤地说。一听这话,坐在麻将桌旁的一位大个老头,看起来年龄至少也在60岁以上,忽然起身,指着那位妇女的鼻子尖声叫道:“你这人咋恁不讲理呀?明明不想给还赖账?”“你说谁赖账呢?……”麻将桌和小木凳被踢翻,麻将牌散落一地。双方闹得面红耳赤,彼此不愉快。这是记者看到的一幕。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忙个不停,移桌子、搬凳子、上麻将、收钱。一位观战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环境不错,收费也不高,每人只收5角钱,她几乎每天下午都来,碰到有处得来的伙伴就玩一把,否则看看别人打也算过了一把牌瘾。
街头打麻将噪声大还影响交通
糖坊街小区有几位老人在那儿对麻将桌指指点点。记者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80岁的姚爷爷苦恼地告诉记者:“对这些麻将摊我们曾经给居委会、派出所都反映过,但是都没啥用。每天都是这样,说笑声、吵闹声、哗哗的麻将声烦得很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对此处的麻将摊十分不满。“烈日炎炎,城墙下本是大家散步休息的公共场所,现在变得乌烟瘴气,哪有心情散步!”她表示,这里是学生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聚众“赌博”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大。而且把这里环境也搞得很糟糕,每天打完麻将收摊后,什么茶叶渣、随身宠物排的东西也不打扫,就知道图自己个快乐。
在采访中,老人们普遍抱怨打麻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每天喊得地动山摇的,吵得他们睡不着觉。严女士还讲道:“他们有些人骑着自行车、电摩来的,把车子直接往路边一放,影响了交通。而且汽车过来吹的风都是一些热风,热土,这些对身体都不好,他们光想着娱乐,也不考虑考虑身体健康问题。”
马路斜对面一店老板告诉记者,露天“麻将馆”开设已有多年了,每天下午营业,起先在明新巷,不知什么原因竟搬到城墙下面来了,感觉这和争创文明城市很不协调。外省的游人来游个城墙,一眼望去,不像话嘛。接受采访的很多市民对这样的街头“风景”甚为不满。
城管局:街头打麻将很正常
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莲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该露天“麻将馆”并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过街头打麻将也是很正常的事。至于记者的反映,他们核实之后会作出处理。
娱乐场所太少无奈上街打麻将
接受采访的严女士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上午10点以后开始打,一直打到晚上看不见。你看,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家里小孩都大了,都不用管了,也没啥操心的,所以在家里闲着没事干,可能也是个人兴趣爱好。”
记者:您为什么想到在这里打麻将呢?
正在搓麻将的郭大妈笑着对记者说道:“我们纯属娱乐,在家打牌人多热得很,就到外面了。”
记者:您觉得在这里打麻将合适吗?
郭大妈:“社区娱乐场所太少,麻将馆倒是有,可人又多得很,经常是没座位……马路边打牌,是不好。可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习惯了。”
记者采访得知,老人们打的都不是很大,一般有5角钱的,一块钱的,还有一块五的,但是他们一般一天也就能打三四圈,这样算下来输赢还真不大。在采访过程中,曹奶奶给我们指着一位退休老干部说:“她刚刚打了40分钟,都打了两拨了。”
“我就不好那一门子事。每天和我老头围着城墙锻炼锻炼,逛逛超市,看看报纸,多好的事情。干吗非得打麻将……”一位老大妈这样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