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街头打麻将噪声大市民有意见 城管称很正常不会管
http://news.hsw.cn 来源:  阳光报  2009-08-07 09:34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沿北门顺城墙往西支着十余张麻将桌

  阳光讯(记者胡晓龙/文沈继军/图实习生罗倩)炎炎烈日下,沿北门顺城墙往西一路段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的阴凉地带,支着十余张麻将桌,“哗啦、哗啦”的搓麻将声此起彼伏……昨日,记者接到市民王先生报料后赶赴现场,就此现象采访了周围的群众,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十余张桌子座无虚席

  当日下午4点,记者根据王先生所指位置,来到北门顺城墙往西路段,果然看到路边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麻将桌,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也有近二十张,其中有正规的麻将桌,也有家庭用的方桌。至于打麻将的人,以老年人为主,其中不乏四五十岁的大婶大叔,人人面前一摊零币,一元两元,最大的票子不过20元。有趣的是,围观者比搓麻者还多,里外两层,密密麻麻围住。

  “真财迷呀你,我明明把那1元钱给过你了,咋还要?”一位看起来大约有50来岁、穿黑色套裙的妇女气愤地说。一听这话,坐在麻将桌旁的一位大个老头,看起来年龄至少也在60岁以上,忽然起身,指着那位妇女的鼻子尖声叫道:“你这人咋恁不讲理呀?明明不想给还赖账?”“你说谁赖账呢?……”麻将桌和小木凳被踢翻,麻将牌散落一地。双方闹得面红耳赤,彼此不愉快。这是记者看到的一幕。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忙个不停,移桌子、搬凳子、上麻将、收钱。一位观战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环境不错,收费也不高,每人只收5角钱,她几乎每天下午都来,碰到有处得来的伙伴就玩一把,否则看看别人打也算过了一把牌瘾。

  街头打麻将噪声大还影响交通

  糖坊街小区有几位老人在那儿对麻将桌指指点点。记者走过去和他们聊了起来,80岁的姚爷爷苦恼地告诉记者:“对这些麻将摊我们曾经给居委会、派出所都反映过,但是都没啥用。每天都是这样,说笑声、吵闹声、哗哗的麻将声烦得很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对此处的麻将摊十分不满。“烈日炎炎,城墙下本是大家散步休息的公共场所,现在变得乌烟瘴气,哪有心情散步!”她表示,这里是学生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聚众“赌博”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大。而且把这里环境也搞得很糟糕,每天打完麻将收摊后,什么茶叶渣、随身宠物排的东西也不打扫,就知道图自己个快乐。

  在采访中,老人们普遍抱怨打麻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每天喊得地动山摇的,吵得他们睡不着觉。严女士还讲道:“他们有些人骑着自行车、电摩来的,把车子直接往路边一放,影响了交通。而且汽车过来吹的风都是一些热风,热土,这些对身体都不好,他们光想着娱乐,也不考虑考虑身体健康问题。”

  马路斜对面一店老板告诉记者,露天“麻将馆”开设已有多年了,每天下午营业,起先在明新巷,不知什么原因竟搬到城墙下面来了,感觉这和争创文明城市很不协调。外省的游人来游个城墙,一眼望去,不像话嘛。接受采访的很多市民对这样的街头“风景”甚为不满。

  城管局:街头打麻将很正常

  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莲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该露天“麻将馆”并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过街头打麻将也是很正常的事。至于记者的反映,他们核实之后会作出处理。

  娱乐场所太少无奈上街打麻将

  接受采访的严女士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上午10点以后开始打,一直打到晚上看不见。你看,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家里小孩都大了,都不用管了,也没啥操心的,所以在家里闲着没事干,可能也是个人兴趣爱好。”

  记者:您为什么想到在这里打麻将呢?

  正在搓麻将的郭大妈笑着对记者说道:“我们纯属娱乐,在家打牌人多热得很,就到外面了。”

  记者:您觉得在这里打麻将合适吗?

  郭大妈:“社区娱乐场所太少,麻将馆倒是有,可人又多得很,经常是没座位……马路边打牌,是不好。可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习惯了。”

  记者采访得知,老人们打的都不是很大,一般有5角钱的,一块钱的,还有一块五的,但是他们一般一天也就能打三四圈,这样算下来输赢还真不大。在采访过程中,曹奶奶给我们指着一位退休老干部说:“她刚刚打了40分钟,都打了两拨了。”

  “我就不好那一门子事。每天和我老头围着城墙锻炼锻炼,逛逛超市,看看报纸,多好的事情。干吗非得打麻将……”一位老大妈这样对记者说。

 
 编辑:朱羽喆 来源:阳光报  2009-08-07 09:34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