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仁府本报资料照片记者强军摄
四府街
西仓鸟市
昔日的正学街号称“锦旗一条街”
双仁府街:日本学者循书来考证
双仁府是小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名,因为庄之蝶夫人牛月清的家便在这里,而为了照顾老人,夫妻两人也常住于此,所以其后的很多故事也发生在双仁府街,例如西京城一干文人的聚会、唐宛儿、柳月和庄之蝶偷情等等。
贾平凹在书中写了牛家旧时在甜水井开设双仁府水局卖水的历史,“每日车拉驴驮,专供甜水”,而牛家一直留着水局的骨片水牌。
贾平凹称,《废都》翻译为日文后,日本曾来了一批学者,对含光门里一片地带考证、拍摄录像,甚至连地上的各种草木也不放过,要求贾平凹一一介绍。
四府街四合院:再现旧城老宅的“阔气”
故事渐渐展开时,各路人物都露出头角。赵京五是庄之蝶的好友和生意伙伴,他第一次带庄之蝶去他家里时,庄之蝶被那座四合院震撼了,并在这里认识了柳月。
书中所写的位于四府街的赵京五家,原型为西安西大街拆迁以前的一座大院落,贾平凹对此记忆尤深,他曾经专门去那座院子探望。谈及这段描写,他还带着对老宅拆迁的惋惜。
在《废都》里,这座院子描写非常细微:“门楼确是十分讲究,上边有滚道瓦槽,琉璃兽脊,两边高起的楼壁头砖刻了山水人物,只是门框上的一块挡板掉了;双扇大门黑漆剥落,泡钉少了六个,而门墩特大,青石凿成,各浮雕一对麒麟;旁边的砖墙上嵌着铁环,下边卧一长条紫色长石。进了大门,迎面一堵照壁,又是砖雕的郑燮的独竿竹,两边有联,一边是‘苍竹一竿风雨’,一边是‘长年直写青云’……”
西仓鸟市:情节推进的关键引源
小说的情节推进和对西安城市地理的描写不无关系,庄之蝶和唐宛儿关系的发展,一只白鸽起到了“鸿雁传书”的作用,妻子牛月清也是从白鸽身上发现了庄之蝶和唐宛儿的关系。在写到这只白鸽的来源,就带出了“当子”。据记者考证,“当子”也就是西安城内西仓的鸟市和鱼市,“当子”位于城北角,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经营家养动物珍禽,花鸟虫鱼,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
贾平凹对“当子”的描写虽然只有聊聊几句,却极尽准确,“赶场的男女老幼及困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这里当子俚尚诡诈,扑朔迷离,却是分类划档,约定俗成的。三教九流,地痞青蛇,贩夫走卒,倒家裨客,什么角色儿都有……商贾掮客及小贩摊主呼朋引类,属守地盘,射界之内,你打鼓我吹号,绝少瓜葛。”
正学街:小街的时代流变
《废都》中有几处地点都是在庄之蝶心情郁闷时散心出现的,但贾平凹也借此来写一个与众不同的西安,有一段描写虽然没有出现正学街几个字,但是西安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何处:“小街原是专门制造锦旗的,平日街上不过车,一道一道铁丝拉着,挂满着各色锦旗。是城里特有的一处胜景。庄之蝶进了街里,却未见到一面锦旗挂着,而新有人家店牌都换了‘广告制作部’、‘名片制作室’,已经起来的街民纷纷在各自的地面和领空上悬挂各类广告标样。庄之蝶感到奇怪,便问一汉子:‘这街上怎么没有制作锦旗的啦?’汉子说:‘你没听过《跟着感觉走》的歌吗?那些年开会多,有会就必须发锦旗的,我们这一街人就靠做锦旗吃饭;现在务实搞经济,锦旗生意萧条了,可到处开展广告战,人人出门都讲究名片,没想这么一变,我们生意倒比先前好了十多倍的!’”
东门鬼市:治理后没了“鬼气”
很多年轻人或许不了解西安东城门的“鬼市”,但从《废都》上就可知道个大概了,鬼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之前,“鬼市”存在符合一些市民的生活需要,但也成了赃物脱手的首选之地,过去也是警方重要的追赃地,因让道和生意上的纠纷而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贾平凹写《废都》自然不能放过这一地标性市场,与庄之蝶合伙开书店的洪江,暗中和亲戚在城东门口王家巷里开办了一家废品收购店,专做鬼市上的买卖。作者除了对鬼市为何称为鬼市做了解释,也对鬼市上的场景做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描写:“城东门口一带地势低洼,城门处的护城河又是整个护城河水最深最阔草木最繁的一段,历来早晚有雾,那路灯也昏黄暗淡,交易的人也都不大高声,衣衫破旧,蓬首垢面,行动匆匆,路灯遂将他们的影子映照在满是阴苔的城墙上,忽大忽小,阴森森地吓人。”
现在的东门地带因为环城公园的开放等市政建设,东门周围环境大为好转,鬼市现在依然存在,只是经过治理后不像原来那样混乱了,因此也没了原来的“鬼气”。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狄蕊红采写(请相关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付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