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大学生因写书功课亮“红灯” 小说年收入百万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2009-08-10 08:36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朱洪志。照片由其本人提供   

  扬子晚报8月10日报道 今年22岁的宝应小伙朱洪志,原是苏州大学数学系05级学生,在校两年多时间发表了600多万字的网络小说,大三上学期退学从事专职写作,至今已出版1000多万字的小说,仅去年一年的收入就超过100万元!目前小朱正在创作的新作《九鼎记》,10天的网络点击量已超300万次。近日,宝应当地论坛上爆出《宝应作家朱洪志年薪百万》的帖子,才使得这位低调的小伙子走进大家的视野。   

  创作初衷:不满意别人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

  朱洪志目前是国内一家知名小说连载网站的签约作家,笔名“我吃西红柿”,主要创作玄幻和仙侠题材的小说。他1987年出生于宝应县,自幼就对武侠小说表现出异乎常人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对金庸、古龙、卧龙生三位大师的武侠作品情有独钟。小朱介绍,他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倚天屠龙记》,像着了魔似的整整看了一天一夜,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古龙塑造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他惊羡于前辈们塑造的一个个英雄人物的侠义形象,心中的武侠情结也在慢慢滋长。

  只要一有空,他就想方设法找武侠书读,到图书馆看,找朋友借,到地摊上买……后来他把周围的武侠书都读遍了,实在找不到自己喜欢看的武侠书了,加上他对很多小说里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不满意,就决定自己创作武侠小说,用自己的笔把握主人公的命运。高二时,他“偷偷”创作完成第一部武侠小说《星峰传说》,边写边上传在网络上,获得很高的点击率,该小说最终在他读大一时出版。

  退学原因:精力有限超半数功课亮“红灯”

  2005年,朱洪志被苏州大学数学系录取。上了大学以后,小朱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小说上,每天创作时间大约8个小时,要写9000字左右,就连平时锻炼和朋友聚会都没有时间参加。既要保证功课不落下,又要创作小说,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大一他还是勉强撑了下去,学习成绩并不落后。到了大二之后,随着他在小说连载网站上的名气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创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功课已很难“对付”,6门功课竟有4门亮“红灯”。

  朱洪志刚上大三的时候,已经是他所签约的小说连载网站“龙头老大”级别的作家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大的创作负荷。刚开学不久,劳累过度引发了大病,住了一个多月的院,静下来的时候,他意识到缺课写作不是长远之计,“我非常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缺课影响不好,而数以万计的读者每天都在网上期待我的小说,有得必须有失。”经过慎重考虑,朱洪志选择了退学,专门从事小说创作。

  成功背后:生病住院都拿着电脑“敲字”

  网络写作有个特别的词叫“大神”,指成名的、很红的、小说更新速度快、上传字数较多的网络作家,朱洪志就是“大神”级写手。他大学期间不仅在网络上连载自己的小说,而且已经出版了600万字的小说,退学后的一年多时间又出版了400多万字的小说,在大陆出版的书有《寸芒》、《星辰变》、《盘龙》等近10本书,这些书同时也在台湾出版了。小朱自信地介绍,自己从来不缺灵感,平时看到的新闻、电视剧中的情节、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此前,网上爆出朱洪志去年一年靠网络写作收入220万元的消息,昨天小朱予以澄清,他坦言,自己的收入没有那么多,但肯定超过100万元。据其介绍,网络作家靠作品的会员订阅量来决定收入,他签约的网站规定订阅者每看5000字要交1毛钱,网站得3成,写手拿7成。如果一位作者的作品有2万个会员订阅,作者每月写30万字,那么他的月收入就将近10万元。朱洪志是他所签约网站的“白金”作家,作品订阅量不低于2万人,每个月完成的作品近30万字,因而每个月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小朱表示,自己外表光鲜的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由于网络作家竞争太激烈,作品受不受欢迎以及收入都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就连逛街、吃饭、坐车甚至生病住院都要拿着笔记本电脑,一有空就要敲键盘写小说,压力之大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小朱也真诚地建议,那些打算辞职或者退学专门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人,尤其是青年朋友,一定要慎之又慎。

 
 编辑:陈晨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2009-08-10 08:36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