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偷菜风行凸显虚拟社交依赖 今天你偷菜了吗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重庆时报  2009-08-31 21: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80后的上班族喜欢玩偷菜记者马力摄

  个案》

  丈夫晚睡早起忙“偷菜”

  妻子被冷落抱怨“守活寡”

  时报讯(记者董茜)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上网“偷菜”,直到深夜还守候别人牧场中的“恐龙”。江北区的段丽红向记者大倒苦水称,自从老公上开心网“偷菜”后,自己就如“守活寡”一样,晚上回家两口子几乎没了任何语言交流。

  “偷菜” 中毒症状一:倒腾

  每天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开始“偷菜”,“偷”完后又一一看好友的牧场,更离谱的是丈夫还将各个好友牧场即将生产的动物时间用笔记本记下。

  晚饭弄好后,丈夫会赶在没有动物待产的10多分钟内迅速吃完饭,然后继续上网“偷菜”。直到深夜段丽红已经睡着,丈夫还在网上守候。

  玩者语录:“恐龙一只5万,虫草一只1万,这些偷来卖都是钱呀。”

  “偷菜” 中毒症状二:起早贪黑

  “每天晚上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睡,早上6点准时又起床偷菜。”段丽红这样说丈夫。

  玩者语录:“现在账号上的钱可以买解放碑的楼盘,以及顶级的跑车。”

  “偷菜” 中毒症状三:忠于职守

  前晚为了偷好友即将生产的熊猫,丈夫从10点等到了12点。段丽红说,看着丈夫一言不发地守着电脑就来气,就用枕头向他扔去。但不论段丽红怎么打骂,丈夫始终不愿离开座位。

  玩者语录:“不要闹先睡,偷一个熊猫仔能值20万。”

  专家建议:妻子和丈夫一起偷菜

  加深亲密度

  心理咨询专家李晋建议,妻子也可和丈夫一起偷菜,并且专偷丈夫的菜。通过这样的方式,增添一些共同爱好和乐趣,专偷丈夫的菜,可以增加夫妻沟通,加深夫妻间亲密度。

  她为什么偷菜成瘾?

  成就感是主因

  每天都要在“菜地”里泡上几个小时的张惠认为,偷菜在虚拟网络上积累上百万千万的资产,让自己超有成就感。玩偷菜的多数是80后的上班族,对于房子、车子的渴望却在现实生活中望尘莫及。在网上能很快地积累虚拟资产购买自己喜欢的房子车子,让自己的愿望在虚拟空间中满足。还有些玩家认为,通过“偷菜”可加强朋友之间的联系,增进感情。

  他为什么偷菜不上瘾?

  每天偷菜1小时当消遣

  长时间伏案工作的肖羽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偷菜时限。每天只能偷菜1小时。坚持一星期后,他说偷菜成为他偶尔的消遣活动。他认为毕竟网络还是虚拟的,长时间守候电脑,网上的资产再多,回到现实生活更会有空虚感。把时间给了网络,却丢失了亲人的感情联系,让你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

  心理学专家: 因为“忘不了”所以吸引人

  浙大心理学教授马剑虹认为,“偷菜这种行为本来是在生活中是受谴责的,但是在这里,却是可以被接受的。其实,现实中越是守规矩的人越会喜欢这种游戏,因为现实中被压得太紧,他们需要释放。” “主要是因为提供了现实生活不能提供的东西,会让人忘不了。”

  社会学家: 网络不会放大现实中的焦虑和孤独

  至于网友们担心的过于依赖这种虚拟交往而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说法,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马良博士认为,完全不必担心。 “在平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你过度的投入都会产生焦虑。这点,现实和网络都一样的。网络并不会放大这些焦虑心态,如果真的出现这些问题,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原因。”

  网友开出偷菜戒瘾偏方

  偏方1:偷到死心

  每天清早起床后,开偷,偷到系统显示无法再偷为止。下面的整个一天,您也就死了偷的心了。

  偏方2:弄个小号养着

  偷果实为了啥,如果是为了多点钱的话,干脆不如养个小号算了。既然有钱了,也就不惦记着偷。

  偏方3:剪网线或摔电脑

  最后一招:破釜沉舟式的根治法,和当年洪七公咬手指是一个道理。但不知道此举是否真的有效。

  测试

  >准时凌晨2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偷菜

  >看到自家的蔬菜被好友一扫而光,想扇人

  >做表格记录偷菜时间

  >菜市场看见玉米也想偷

  >对同事们频频激动地说:“不好意思,偷了你的冬虫夏草”

  总结:以上症状有三种以上,恭喜你,你中了“偷菜”的毒。

  新闻名词》

  所谓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网络服务)的缩写,指一种由真实姓名、熟人互动组成的网络平台,你只能与互相认证过的熟人互动。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为综合

 
 编辑:梁铮 来源:重庆时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专家称白领“偷菜”不能排解焦虑 最好融入生活   09-08-31 09:49
·白领包农庄实战“偷菜” 配备保安逮“偷菜贼”   09-07-31 08:48
·上千万人争当网上“小偷” 半夜起床“偷萝卜”   09-07-22 03:45
·白领沉迷社交网站 “偷菜”成瘾患上神经衰弱   09-05-05 11:0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