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开心偷菜背后隐藏焦虑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重庆时报  2009-08-31 21: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适度娱乐,切勿沉溺

  虚拟的偷菜游戏,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如此令白领们疯狂、痴迷的“偷”行为背后,何为导火索,何为燃烧不穷的动力?“偷菜”已成为涵盖众多人群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这个火热的现象背后,揭示的是人们怎样的社会现状和生存状态?

  昨日,记者采访了本市的一些心理专家、社会学家、学者等,纷纷就此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欲解开这“疯狂”背后的神秘面纱。

  市民观点

  偷的不是菜

   是失落和寂寞

  为何一个偷菜的游戏,会让数百万网民们痴迷且疯狂?不少市民认真分析过了这一原因。很多市民提到了这一观点——在现实社会中,不少都市小白领都沦为“房奴”和“车奴”,还有更多人只能对房子、私家车望洋兴叹,压力重重却又无可奈何。而偷菜、抢车位等游戏,可以迅速填补他们在现实中的焦灼和失意感,“只要多花时间,就可以实现拥有豪宅、名车的梦想”。同时,“偷”行为不被现实社会允许,大家遂在虚拟网络中以一种叛离现实的极端方式,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三峡担保公司年轻白领汪源认为,玩开心网还有一种从众心理。当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在玩开心网,自己也不自觉地加入其中。“不是说偷菜本身多么有趣,主要是享受和很多熟人、朋友抢着‘偷’的快感。”

  网友“&了了然&”认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社交能力较弱的人,该游戏正好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在“偷”来“偷”去中寻找共同话题、拉近相互的距离。

  “生活太无聊,偷菜游戏也许是另一种精神寄托方式。”网友“原来缘去”说,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形的社会压力,让大家每天在奔波中变得茫然、无趣。一种集体的“偷菜”游戏,一方面可以让大家释放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变得“有事可做”。

  网友“疯言疯语ing”则说,当今社会寂寞当道,如今风靡网络的“寂寞族”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群体“偷菜”的热衷现象,一方面印证了一种集体寂寞感,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芸芸众生对现状的一种无力抗争。

  社会学家

  现实中受挫

   虚幻中寻求满足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公务员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徐培基,曾专门就公务员喜欢玩游戏的现象做了调查和分析。

  “公务员痴迷‘偷菜”等游戏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徐主任说,公务员的职业前景中充满了太多不确定因素,竞争也相当激烈。因此,很多公务员在现实中的努力,却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理想遂屡屡在现实中碰壁,从而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和挫败感。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只要花了心思和时间,就必定会得到大笔的“虚拟财富”和相应的“社会地位”,“所以,很多公务员沉迷于开心网,以此寻找满足感。而广大都市白领沉迷开心网里偷菜等游戏,其实与公务员们痴迷的原因一致。”

  徐培基说,网络带给网迷们的财富、荣誉和乐趣毕竟都是虚幻的,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大家不要过分依赖其带来的短暂快感,否则到时会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与空虚感。”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蔡敏告诉记者,偷菜、抢车位等游戏,在一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可以满足人们普遍的某种心理需求,譬如成就感或好奇心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游戏的吸引力将相应转变,偷菜等网络游戏的生命力不会长久。因此,大家没必要把它们视作洪水猛兽。”蔡院长建议大家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网络游戏中的“偷”行为,不必过分担忧。

  心理学家

  如若沉溺

  会加深生活孤独感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王浩认为,偷菜游戏的疯狂背后,其实是虚拟游戏所带来的一种压力释放。现代都市中,白领们的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家在虚拟网络以一种不被现

 [1] [2] 下一页
 
 编辑:梁铮 来源:重庆时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专家称白领“偷菜”不能排解焦虑 最好融入生活   09-08-31 09:49
·白领包农庄实战“偷菜” 配备保安逮“偷菜贼”   09-07-31 08:48
·上千万人争当网上“小偷” 半夜起床“偷萝卜”   09-07-22 03:45
·白领沉迷社交网站 “偷菜”成瘾患上神经衰弱   09-05-05 11:0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